视通济堰二首(其一)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蘋。

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

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

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野外的树木都长满了绿叶,清澈的江水中初生了白蘋花。
我偶然来访并无特定的日子,小小出行正当春天来临。
人们歌颂着勾龙社的神灵,恩惠洒满佩戴牛犊图腾的村民。
横跨江面的三百丈大桥,远远望去只见石头峥嵘嶙峋。

注释

野树:野外的树木。
皆:都。
绿叶:绿色的叶子。
清江:清澈的江水。
初:刚刚开始。
白蘋:白萍,一种水生植物。
偶来:偶然来访。
筮日:占卜吉日。
小出:小规模出行。
行春:迎接春天。
人颂:人们歌颂。
勾龙社:古代神话中的龙神社。
恩沾:恩惠遍及。
佩犊民:佩戴牛犊图案的人,象征农耕社会。
横江:横跨江面。
三百丈:极言桥的长度。
遥见:远远看见。
石嶙峋:石头突兀不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野树皆绿叶"写出了春天树木繁茂,一片翠绿的景象,"清江初白蘋"则点明了清澈的江水和刚刚生长的白色浮萍,显示出季节的更迭与水边植物的清新。诗人"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表达了自己顺应时节出游的随意与惬意,没有特定的日子,只为欣赏春光。

"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转而提到当地百姓对水利工程的赞誉,勾龙社可能是指灌溉工程,佩犊民则指耕牛,这体现了诗人对济堰造福于民的赞赏。最后一句"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描绘了江面宽阔,远处山石峥嵘的画面,增添了空间感和壮丽的景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同时融入了对地方水利建设及其影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外

草尽春泥绿,花乘晚照明。

遥山先暝色,平野易风声。

归沐休形役,深居感物情。

据鞍聊一出,佳处得徐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中过祁门十里不能进宿旅次

今日祁门县,冲泥怯远行。

含风云叶细,间雨雪花轻。

溪晚白鸥下,草寒黄犊鸣。

吾今更何往,漂泊愧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罢风大作

燕寝真宜雨,卧闻风有声。

莫惊无碍睡,宁为不平鸣。

折笋低行蚁,飞梅暗打莺。

最怜两岐麦,攲倒乱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侯革以诗见示次韵

少陵有幽事,止共阮生论。

把酒与贤乐,为邦惭主恩。

欻倾宾客坐,知出聘君门。

胜识中郎面,区区对虎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