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题为《大雪再次东坡韵》。诗中描绘了大雪覆盖大地的壮观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思考。
首联“丰年呈瑞看秾纤,举手寒威入袖严”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场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丰收之年的吉祥寓意。接着,“不独铺云能作海,果然扫土便成盐”运用比喻手法,将大雪比作能化云为海、化土为盐的力量,形象地表现了雪的威力和变化能力。
颔联“凤池学士冰山倚,貂帽郎官狗尾檐”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人物在大雪中的不同状态,学士倚靠冰山,郎官头戴貂帽,侧面反映了社会阶层在自然面前的不同应对方式。
颈联“乘与东坡舒望眼,惊看马耳没双尖”借用苏轼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雪景中远眺的感受,同时也暗含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尾联“开口谁怜望哺鸦,出门我叹鹧鸪车”通过“望哺鸦”和“鹧鸪车”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同情与忧虑。“折腰已瘁陶潜柳,强项空开董令花”则借用了陶渊明和董仲舒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坚守节操的敬仰,同时反思现实中的道德沦丧。
最后,“行客扮成琼岛客,贫家装就玉堂家”描绘了人们在大雪中的生活状态,无论是行客还是贫民,都以各自的方式适应着环境的变化。“乾坤一变谁支拄,垂老看予瘦骨叉”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巨变的深刻思考,以及面对人生老去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雪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结合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