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胜私下一转语

碓下泉鸣溜决渠,屋头桑树绿扶疏。

朱虚正自知田事,马服何妨读父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农耕社会的日常图景。

首句“碓下泉鸣溜决渠”,以“碓”这一农具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泉水从石碓下潺潺流出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清脆悦耳。接着,“屋头桑树绿扶疏”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农舍之上,绿意盎然的桑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水声与绿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后两句“朱虚正自知田事,马服何妨读父书”,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活动。朱虚,可能是指一位勤劳的农夫,他正在忙碌于田间事务,对农事了如指掌;而“马服”则可能是其父亲,或许在传授知识或经验给儿子。这里通过父子之间的互动,不仅体现了农耕文化的传承,也蕴含着对勤勉与智慧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和戴主簿韵

平生本自好楼居,况接高人永昼馀。

共喜江山入尊俎,从教幕府省文书。

感君肯出新诗句,恨我终思旧草庐。

拟借韦编订龙马,免推纳甲话蟾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沈侍郎游楞伽李氏山房韵(其一)

喜陪后骑陟崔嵬,竹里泉鸣古寺开。

吟罢苏仙头白句,天风更送好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沈侍郎游楞伽李氏山房韵(其二)

天聪已许一言悟,年少悬知万卷开。

珍重当时读书处,低回空有后人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二)折桂院黄云观

城中东北望,五老何苍苍。

下有前朝寺,一原颇深藏。

门前林涧幽,屋后云木荒。

闲窗亦明洁,著此瑞锦张。

更能理枯筇,步上林北冈。

仰视天宇阔,俯瞰江流长。

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

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