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全昌所作的《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侄子伯发南征的勉励与祝福之情。
首句“多士逢年作者先”,以“多士”比喻众多的才俊之士,逢盛世而作者先出,表达了对侄子在大好时代中崭露头角的期许。接着,“即看奎柄岂离躔”一句,以星座奎星的柄部比喻伯发的才能和地位,暗示他的才华将如同奎星般闪耀,不会脱离星辰的位置,预示着伯发的前途光明。
“文凭时命原无价,福喜栽培赖有天”两句,强调了伯发的文才和命运都是无价之宝,而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上天的眷顾和栽培。这不仅是对伯发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鲲举北溟方奋翮,鹿鸣南国未驰肩”运用了“鹏程万里”的典故,以大鹏展翅高飞比喻伯发即将开始的南征之旅,充满壮志豪情。同时,也以“鹿鸣”象征伯发在南国的功成名就,预示着他将有所作为。
最后,“明春何处羁金勒,御苑啼莺柳噪蝉”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对伯发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自由驰骋、事业有成的美好期待。其中,“金勒”指马鞍上的金饰,象征伯发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驾驭自如,不受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对伯发南征的鼓励和支持,也寄托了对侄子未来成功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