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二)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道士劝我喝鸡苏水,
小童能煮出苦艾汤。

注释

道人:指道士,可能是一位修行者或医者。
劝饮:劝我喝。
鸡苏水:一种草药制成的饮品,有清凉解暑的功效。
童子:小孩。
能煎:能够煮。
莺粟汤:苦艾汤,古时常用以解热、驱邪的草药汤剂。
暂借:暂时借用。
藤床:用藤蔓编织的床。
瓦枕:用瓦片制作的枕头。
辜负:错过,不珍惜。
竹风凉:竹林中的凉风。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得的生活图景。"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表明诗人在一个自然环境中,与道人和童子共同享受着简单而纯净的生活。"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则是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珍惜和享受,不愿意辜负这份清凉和宁静。

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情感。鸡苏水、莺粟汤都是生活中的普通饮食,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格外清新可人。藤床和瓦枕,也是非常简朴的生活用品,但在这里,却成为了诗人享受自然之美的工具。

这两句诗语言平实,意境淡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以及他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生活态度,即便是简朴的生活,也能找到乐趣和宁静。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三)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其一)

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

忽见东平孟君子,梦中相对说黄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其二)

湛湛清池五月寒,小山无数碧巑岏。

稚杉戢戢三千本,且作凌云合抱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其三)

知君此去便归耕,笑指孤舟一叶轻。

待向三茅乞灵雨,半篙流水送君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