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其三)

知君此去便归耕,笑指孤舟一叶轻。

待向三茅乞灵雨,半篙流水送君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我知道你这次离去就要回去务农
笑着指向那孤独的小舟,它轻盈地启程

注释

知:了解,知道。
君:对对方的尊称,您。
归耕:回归田园,从事农业生产。
孤舟:独自一人的小船。
轻:轻盈,形容小舟行驶轻快。
待:等待。
三茅:古代神话中的三位仙人,这里象征祈求神灵。
乞灵雨:请求神灵赐下及时雨。
半篙:半支竹篙,形容水流浅或船行缓慢。
送君行:为你送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田园生活和深厚的情谊。"知君此去便归耕,笑指孤舟一叶轻"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返回农田劳作的理解和赞许,以及对他乘坐一只小船离去时的从容不迫态度表示微笑。这里的"耕"字涉及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暗示了一种回归自然、简朴生活的情怀。

"待向三茅乞灵雨,半篙流水送君行"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时天气适宜的美好愿望。"三茅"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或是一个特定的环境,而"乞灵雨"则是诗人希望天空能够赐予适时的甘霖,以此作为送别的一种美好祝愿。"半篙流水"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平静的水面上行进的情景,"送君行"则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友人旅途的安全祝福。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六花薝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

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其一)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其二)

荐福老怀真巧便,净慈两本更尖新。

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答贾耘老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平生管、鲍子知我,今日陈、蔡谁从丘。

夜航争路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

自言:「嗜酒得风痹,故乡不敢居温柔。

定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从前乐。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为君置酒饮且哦,草间秋虫亦能歌。

可怜老骥真老矣,无心更秣天山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