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叶致远见赠

欲求五亩寄樵苏,所至迟留似贾胡。

信命不须歌去汝,逢人未免叹犹吾。

人皆劝我杯中物,我独怜君屋上乌。

一技文章何足道,要知摩诘是文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渴望在五亩田地间砍柴度日,我停留的时间仿佛像胡商般长久。
既然命运如此,无需再唱着离别之歌,遇到的人难免也会有叹息之声。
别人都劝我多饮酒,唯独我同情你这屋檐上的乌鸦。
一篇文章算得了什么,要知道王维这样的大诗人如同文殊菩萨般才华横溢。

注释

欲求:渴望。
五亩:五亩田地。
樵苏:砍柴。
迟留:停留。
似贾胡:像胡商。
信命:相信命运。
去汝:离别之歌。
逢人:遇到的人。
未免:难免。
叹犹吾:叹息之声。
杯中物:酒。
怜君:同情你。
屋上乌:屋檐上的乌鸦。
一技:一篇文章。
文章何足道:算不了什么。
摩诘:王维的字。
文殊:文殊菩萨,这里指有才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叶致远赠送自己五亩地的感激之情,并通过对比和反问,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自嘲。

首句“欲求五亩寄樵苏”表明诗人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可以在那里栽培竹子,隐居其间。然而,“所至迟留似贾胡”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即使有了这片土地,也还是难以实现长久停留的愿望。

“信命不须歌去汝”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不必通过歌唱来表达,因为心中的感激远超过言语。紧接着,“逢人未免叹犹吾”则是诗人自嘲,对于自己不能如愿以偿的命运表示无奈。

“人皆劝我杯中物”指的是世人都在劝酒,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时光。然而,“我独怜君屋上乌”显示出诗人的独特情怀,他更关心朋友家中的黑鸟(比喻朋友的困境或不幸),这反映了诗人对友谊深沉的理解和珍视。

最后两句“一技文章何足道, 要知摩诘是文殊”则是自嘲自己的文学才能不足为外人道,也间接表达了对于自己作品评价过高的不屑。同时,“要知摩诘是文殊”中,摩诘即唐代诗人王维,是赞美其诗歌造诣之高,犹如佛教中的文殊菩萨般智慧超群。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既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与友谊,也流露出一种自嘲与无奈的情绪。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致远

长笑右军称草圣,不如东野以诗鸣。

乐天自爱吟淮月,怀祖无劳听角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段缝见赠

季子东周负郭田,须知力穑是家传。

细思种薤五十本,大胜取禾三百廛。

若得与君连北巷,故应终老忘西川。

短衣匹马非吾事,只拟关门不问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杭人裴维甫

馀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

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

凄凉楚些缘吾发,邂逅秦淮为子留。

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孙思邈真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