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病起出南村田庐迟潘少承

负疴谢来往,春尽开荆扉。

邻翁念童雉,炊黍馌田归。

蚕幼桑叶尽,麦熟野雉飞。

耕织日可就,而我生计非。

开卷得心赏,千载非今时。

幽居无世缘,微君孰相知。

竹陂有来径,浊酒宜共持。

任真穷百年,已矣甘息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初夏时节在乡村田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负疴谢来往”,诗人以“负疴”自述,表明自己曾因病远离尘嚣,拒绝了外界的往来,寻求内心的平静。接着“春尽开荆扉”,春天即将过去,诗人打开柴门,迎接新生活的开始,也暗示着内心的解脱和新生。

“邻翁念童雉,炊黍馌田归”,邻人关心着小鸡的成长,炊煮黄米饭,带着它回到田间劳作。这一细节体现了邻里之间的温馨与互助,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融入。

“蚕幼桑叶尽,麦熟野雉飞”,蚕宝宝正在成长,但桑叶已经采摘殆尽;麦子成熟,野雉在田野间自由飞翔。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耕织日可就,而我生计非”,虽然每天都在耕种和纺织,但诗人却感叹自己的生活并不如意。这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开卷得心赏,千载非今时”,通过阅读书籍,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仿佛穿越千年,找到了共鸣。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幽居无世缘,微君孰相知”,在幽静的居所中,没有世俗的牵绊,只有知己相伴。这句强调了诗人对真正友谊的珍视,以及在远离尘嚣中的孤独与满足。

“竹陂有来径,浊酒宜共持”,竹林边的小水塘旁,有一条通往田野的小路,与朋友共享一杯浊酒,畅谈人生。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之乐,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任真穷百年,已矣甘息机”,诗人愿意过着真实、自由的生活,即使度过一生,也甘愿放下一切机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真实的渴望,以及对复杂社会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在诗意的描绘中,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从病痛中恢复后的喜悦,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八日观浴佛

心猿持不竞,意絮飞初定。

热恼除焦煎,贪嗔戒急缮。

皈依趋道场,圆照启禅镜。

兹晨方大寤,天竺降祥庆。

丈六挺金身,说法众生听。

苦行曾六年,沐浴竹园静。

罽宾留象尊,波斯转轮正。

兰汤俨若存,螺发新逾莹。

礼罢鹫山钟,讲馀鸰堂磬。

沙弥结夏时,正可求自性。

清凉五罪销,寥廓六尘净。

以此度世人,平等超三乘。

请谢八关斋,忏悔已恭命。

至理归无生,悠然发高咏。

形式: 古风

感寓四首(其一)

焦明不知凤,斥鴳不知鹏。

高驾肃通衢,下笑蓬累行。

君看叔孙氏,孰与鲁两生。

笑傲岩穴下,焉知棉蕝成。

万世在吾后,传者非公卿。

我心已尘石,请谢世上名。

形式: 古风

感寓四首(其二)

起坐每达旦,忧来不遑宿。

按剑惜隋珠,刖足羞荆玉。

张仪不遇还,反受苏秦辱。

方齐击睢时,岂识为张禄。

尘埃谁免侵,天运有来复。

升沉久已知,岂就季主卜。

形式: 古风

感寓四首(其三)

尺木不可量,斗水不可觞。

孟尝一言听,足高而志扬。

所以鲁连子,长往东海旁。

弃之纳履去,贫贱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