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渔村留得旧蓑衣,鹭侣鸥朋共断矶。
衰发三千馀丈白,倦游五十二年非。
清风明月天四壁,老木苍藤草半扉。
寂寞相从交有道,骊驹未可遽言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民在自然界中与时光对话的情景。开篇“渔村留得旧蓑衣,鹭侣鸥朋共断矶”表明渔民保有一件破旧的蓑衣,与自然中的鸟类(鹭、鸥)共同度过困难时光,断矶可能指的是他们为了生存而努力攀爬的岩石。
接着“衰发三千馀丈白,倦游五十二年非”渲染了时间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渔民的头发如同三千馀丈的白云,象征着岁月的长久与个人的老迈,而“倦游五十二年非”则透露出对漫长岁月中种种经历的疲惫感受。
在“清风明月天四壁,老木苍藤草半扉”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渔民所居之地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孤寂的氛围。这里的“清风明月”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而“老木苍藤草半扉”则展示了时间的痕迹和生灵的渺小。
最后,“寂寞相从交有道,骊驹未可遽言归”表达了渔民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尽管生活孤寂,但他与自然界仍有共同的语言(交有道),而关于回归自然的愿望(骊驹),诗人认为还不能急于下结论。
整首诗通过渔民的生活状态,抒发了对时间、自然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十亩山园赋遂初,左花右竹了无馀。
择阴老我自麋鹿,甘带何人不蝍蛆。
佛社独容陶令醉,帝城难作子公书。
行山且不携诗卷,只许鸱夷载后车。
烟藤云木捲苍虬,更放琅玕出一头。
山下人家方酷暑,此中棋局自惊秋。
图书如昨不堪煮,风月无多谁与酬。
怪得纵横苏季子,岁寒也忆旧貂裘。
不论山北与山南,是处移将竹两三。
亦爱村深工部屋,尚嫌门对相公潭。
夕阳归鸟占花坞,山雨饭牛规草庵。
口挂壁从生白醭,是中除酒百无堪。
过从一笑酒瓶空,不是樵翁即钓翁。
偶种竹成俱崛强,旋移花活尚神通。
前身已化归辽鹤,醉帖犹传戏海鸿。
新贵少年吾自老,世间白发几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