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邺中》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邺城的历史沧桑与自然景色,以及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
首句“漳河流尽故宫尘”,以漳河的流逝象征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迭,故宫尘埃堆积,暗示着往昔繁华已成过往云烟。接下来,“霸气如从马首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昔日的权势比作从马首新生,形象地表达了权力更替的迅速与无情。
“东汉缀旒因有国,西园飞盖若无人。”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提到东汉时期虽然国家存在,但似乎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或珍惜;后句则以西园的豪华场景反衬出无人问津的冷落,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冷酷与世态炎凉。
“风悲古冢啼山鸟,日射寒塘散渚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风吹过古墓,山鸟哀鸣,日光照射在寒冷的池塘上,水面上散落着芦苇,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诗人寄托了对历史兴衰、人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孤客吟边不知暝,建安年后有良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孤独的旅人,在吟咏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刻。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