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其一)

万里南禽未说珍,且论得处到来因。

尚书远托谁相寄,制策登科第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遥远南方的珍禽未曾提及,暂且谈论它的来历和原因。
尚书官职寄托给谁来传递,他凭借制策考试成为状元之人。

注释

万里:形容非常遥远。
南禽:南方的珍贵鸟类。
未说珍:未曾提及的珍稀之物。
且论:暂且讨论。
得处:来历或出处。
来因:事物产生的原因。
尚书:古代官职,这里指显要职位。
远托:远方的委托。
谁相寄:交给谁来传递。
制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考生针对时事问题撰写对策。
登科:科举考试及第。
第一人:第一名,状元。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白鹇(其一)》,作者是宋代诗人魏野。诗中通过万里南禽——白鹇的形象,引发对远方珍稀之物的想象和讨论。"万里南禽未说珍"描绘了白鹇这种南方特有的珍贵鸟类,暗示其来自遥远之地,价值不凡。接着,诗人以"尚书远托谁相寄"表达了对这只白鹇的来历的好奇,暗示着它可能承载着远方的书信或贵重物品,寄托着某种重要的信息。最后,"制策登科第一人"则借白鹇的形象,暗指这只鸟可能与某位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的人有关,寓意着荣耀和杰出。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巧妙,借白鹇这一自然之物,寓含了深厚的人文意蕴,展现出诗人对人才和远方文化的关注与思考。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白鹇(其二)

山鸡形状鹤精神,纹似涟漪动白蘋。

物异恩殊堪郑重,庙堂人寄草堂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其二)

瘦筇轻锡共携游,砥柱峰前宿寺楼。

各有溪居懒归去,经旬不是两相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其一)

白莲社主碧溪人,同宿三门寺里云。

四面涛声秋更怒,并床犹恐话难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其三)

珠落银钩向玉笺,不还合浦到溪边。

无双双美真堪爱,似听湘娥鼓舜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