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其一)

白莲社主碧溪人,同宿三门寺里云。

四面涛声秋更怒,并床犹恐话难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白莲社的主人是住在碧溪的人,
他们一同在三门寺中过夜,伴随着云雾缭绕。

注释

白莲社主:指信奉白莲教的团体的领导者。
碧溪人:居住在碧溪的人,可能暗示其居所环境清幽。
同宿:一起过夜。
三门寺:一座寺庙的名字。
里云:寺内云雾缭绕。
四面涛声:四周都是汹涌的水声,可能是江河或海浪的声音。
秋更怒:秋天的涛声更加猛烈。
并床:两人共睡一床。
恐:担心。
话难闻:怕说话声音太小,被涛声淹没,难以听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白莲社主碧溪人”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作为僧侣的身份,居住在碧溪边的禅院中。他与闰师一同在三门寺内过夜,夜晚的涛声更加增添了秋意的肃杀,四周澎湃的水声如同怒涛般汹涌。

诗人通过“四面涛声秋更怒”这一句,渲染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他们深夜交谈的不易,因为涛声太大,担心话语会被淹没。这种情境体现了僧侣生活的清寂以及友情的深厚,即使环境嘈杂,他们仍能保持心灵的交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僧侣之间的友情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其三)

珠落银钩向玉笺,不还合浦到溪边。

无双双美真堪爱,似听湘娥鼓舜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张生示予咏菊诗且古之作者迟晚之意颇同体状之功未尽因书一绝以答之

正当摇落独芳妍,向晚吟看露泫然。

还似六宫人竞怨,几多珠泪湿金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依韵和长安龙图陈学士登熙熙台之什二首(其二)

台号熙熙倚半空,新秋景好与春同。

朱衣吏列登临处,百二山河一望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江南提刑王国博见寄

欲写情怀难一一,拟寻山水隔千千。

输他吴越闲鸥鹭,朝夕常亲画舫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