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其二)

远吹疏疏奏竹房,乱撩松友发清狂。

云拖雨阵沿山至,岩溲泉声走涧长。

和我微吟似音律,续他高韵费思量。

谁人宅里遗簪处,碧玉横钗十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远处传来竹林的稀疏乐声,像是在随意撩动松树朋友的枝叶,显得有些疯狂。
乌云拖着雨阵沿着山势而来,山岩间的泉水声在山谷间回荡。
这声音与我轻声吟唱的旋律相和,仿佛遵循着音乐的节奏,需要深思熟虑。
在哪个宅院里,曾经有人遗落了碧玉横钗,排列成十二行。

注释

疏疏:稀疏的样子。
松友:比喻松树。
沿山至:顺着山势移动。
碧玉横钗:绿色玉石制成的发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林景象。首句“远吹疏疏奏竹房”以悠扬的竹笛声起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接下来的“乱撩松友发清狂”则通过写风吹动松树,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含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由。

“云拖雨阵沿山至,岩溜泉声走涧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风雨交加的场景,云雾缭绕,雨水如阵,山涧中的泉水声潺潺,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诗人将自然的声音与自己的心境相融合,仿佛在与山水对话,感受着大自然的韵律。

“和我微吟似音律,续他高韵费思量”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低吟浅唱与山间的自然之声相呼应,如同音乐般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深深思索。

最后,“谁人宅里遗簪处,碧玉横钗十二行”以一个悬疑的问句收尾,诗人想象着那可能遗失在某座宅院里的碧玉横钗,引发了对历史过往和人事变迁的遐想,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松(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间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30)

陈景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牵牛花

牵牛易斯药,固特取其义。

安用柔软蔓,曲为萦绊地。

汝若不巧沿,何能可旁致。

始者无附托,头脑极细殢。

一得风动摇,四畔乱拈缀。

搭著纤毫末,走上墙壁际。

傥得梯此身,恋缠松竹外。

吐花白而青,敷叶光且腻。

裛露作娇态,舞风示豪气。

便忘抑郁时,剩有誇逞意。

诳言松和竹,如我兄与弟。

下盼兰菊群,反欲眇其视。

如此无忌惮,不过是瞒昧。

教知早晚霜风高,杪表何曾见牛翠。

形式: 古风

海棠

自是司花别有神,要凭诗句写花真。

风翻翠袖惬寒薄,雨湔红妆啼晕新。

为困未眠娇欲吐,将唇微褪笑如嗔。

牡丹芍药尤无那,君识莺声识燕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水龙吟

阶前砌下新凉,嫩姿弱质婆娑小。

仙家甚处,凤雏飞下,化成窈窕。

尖叶参差,柔枝袅娜,体将玉造。

自川葵放后,堂萱谢了,是园苑、无花草。

自恨西风太早。逞芳容、紫围绯绕。

管里低昂,篦头约略,空成懊恼。

圆胎结就,小铃垂下,直开临□。

□凡间谪堕,不如西帝,曾关宸抱。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点绛唇

今古凡花,词人尚作词称庆。紫薇名盛。

似得花之圣。为底时人,一曲稀流咏。花端正。

花无郎病。病亦归之命。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