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门万户鞠蒿藜,断烬遗垣一望迷。
惆怅建章鸳瓦尽,夜来空见玉绳低。
此诗描绘了一场战后的废墟景象与心境。开篇“千门万户鞠蒿藜,断烬遗垣一望迷”写出的是战争后城市的荒凉景象,千家万户被野草所覆盖,城墙残破,一眼望去只见到处是废墟,给人一种迷茫和绝望的情感体验。接着“惆怅建章鸳瓦尽”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建筑的遗址现在变成一片瓦砾的哀伤之情。最后“夜来空见玉绳低”则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似乎只有在夜晚才能看到那种如同玉制的细长物体(或许是云、或许是月光)低悬,这不仅是对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战后废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毁灭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玄远情怀。
不详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金井凉生梧叶秋,闲看新月上帘钩。
冰壶总忆人如玉,目断重云十二楼。
青帝于君事分偏,秾堆浮艳倚朱门。
虽然占得笙歌地,将甚酬他雨露恩。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