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下雪消添晚汲,山中日出欠晨炊。
先生茅屋春犹早,只有阶前碧草知。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后的宁静景象与隐居生活的简朴情趣。首句“林下雪消添晚汲”,描绘了雪融化后,林间小径旁,晚汲水的情景,暗示着环境的清幽与时间的流逝。次句“山中日出欠晨炊”,则展现了山中日出时分,炊烟未起的景象,突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与世隔绝之感。第三句“先生茅屋春犹早”,通过称谓“先生”和描述其居住的茅屋,以及强调“春犹早”,不仅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状态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春天早至的惊喜。最后一句“只有阶前碧草知”,以“碧草”作为知音,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对隐居者情感的理解,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凤凰城里旧徘徊,村里吴山跃马来。
也有旗亭沽酒处,可怜桃杏向人开。
闲佩仙瓢到柳汀,柳边一点酒旗星。
斜阳欲落无人惜,空有烟林作画屏。
行到篱边菊已黄,相逢不改旧时香。
自怜失意秋风后,犹为寒花一举觞。
不须龟筮此生休,死去无心更出头。
莫说竹篱茅舍事,丹枫一树正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