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讲习延东观,趋陪盛北宫。
惟师恢帝则,敷教叶天工。
宣室恩尝异,金华礼更崇。
洞门清永日,华绶接微风。
萐降尧厨翠,榴开舜酒红。
文思光万宇,高议待升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褚琇所作,名为《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并庆祝朝廷盛典的宫廷诗歌。
“讲习延东观,趋陪盛北宫。”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宫殿图景,通过“讲习”和“趋陪”的动作,展现了皇帝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情景。这里的“延东观”与“盛北宫”,可能指代特定的朝会地点,或是诗人借以象征性的地名来表达对皇权的尊崇。
“惟师恢帝则,敷教叶天工。”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皇帝作为君主、教师和文化传承者的角色。“惟师”意味着皇帝是最高的教育者,“恢帝则”表明他复兴古代圣贤之道,而“敷教叶天工”则暗示皇帝的教化如同自然界中生长发育的植物,天然而又神圣。
“宣室恩尝异,金华礼更崇。”在这里,“宣室恩尝异”可能是在讲述某种特殊的恩赐或宴会,而“金华礼更崇”则是对这种礼仪之隆重的赞美。
“洞门清永日,华绶接微风。”这两句诗描写了一个宁静而又庄严的环境。“洞门清永日”表现出一份悠长而明净的时光,“华绶接微风”则让人联想到宫中的华丽装饰与和煦的微风相互交织,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萐降尧厨翠,榴开舜酒红。”这两句诗通过古代圣王尧、舜的美德来赞颂当今皇帝。尧、舜是中国上古时期的圣明君主,他们的事迹常被后世用以比喻理想中的政治和道德境界。
“文思光万宇,高议待升中。”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皇帝文化思想的赞扬以及对其高远抱负的期待。“文思”指的是皇帝的文学艺术成就,“光万宇”则强调这种成就遍布整个世界;“高议”意味着深邃的谋略和决策,而“待升中”表明这些伟大的计划尚在等待实施之中,预示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及其礼仪、文化教化、美德以及未来的期待进行赞颂,展现了作者褚琇对于唐朝皇权的崇敬和支持,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御扆合宫承宝历,席图重馆奉明灵。
偃武修文九围泰,沈烽静柝八荒宁。
玉帛牺牲申敬享,金丝戚羽盛音容。
庶俾亿龄禔景福,长欣万宇洽时邕。
叠璧凝影皇坛路,编珠流彩帝郊前。
已奏黄钟歌大吕,还符宝历祚昌年。
神道发生敷九稼,阴极乘仁畅八埏。
纬武经文隆景化,登祥荐祉启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