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使张虚舟谒韶阳文献祠敬简小诗

随车清雨洗边尘,散作韶阳十月春。

累世风霜为阀阅,一壶冰雪是精神。

民沾德泽安生聚,君遣皇华遍度询。

此日貂蝉辉绣斧,千年风度俨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陈谟所作,题为《宪使张虚舟谒韶阳文献祠敬简小诗》。诗中描绘了宪使张虚舟访问韶阳文献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韶阳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赞美以及对当地百姓生活状态的关注。

首句“随车清雨洗边尘,散作韶阳十月春”以清新的雨水比喻宪使的到来,仿佛给韶阳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将边远之地的尘埃洗净,如同十月的春光般温暖人心。这不仅描绘了韶阳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宪使张虚舟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改善了地方的环境和氛围。

接着,“累世风霜为阀阅,一壶冰雪是精神”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韶阳悠久的历史比作历经风霜的家族,而“一壶冰雪”则象征着韶阳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寓意韶阳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民精神高洁,面对困难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

“民沾德泽安生聚,君遣皇华遍度询”表达了宪使张虚舟关心民生疾苦,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决心。同时,“德泽”二字也体现了宪使张虚舟施政的仁慈与智慧,使得民众得以安居乐业。

最后,“此日貂蝉辉绣斧,千年风度俨相亲”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宪使张虚舟在访问韶阳时的形象,如同古代贵族佩戴的貂蝉(一种装饰品)辉映着绣斧(古代官员的仪仗),既展现了其尊贵的身份,也暗示了他与韶阳人民之间的亲近关系,以及他对韶阳深厚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韶阳自然景色、历史文化、百姓生活以及宪使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韶阳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官员应具备的品德和职责的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二宪郎

金玉科条两宪郎,满空霜气集韶阳。

九龄祠下联圭璧,五色云中览凤凰。

岭表寒梅迎使节,海隅秋草借恩光。

绣衣报政乌台表,定自声名动建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追挽刘养直

校雠天禄去无日,藏书善和归几时。

殷台落日尘杳杳,象山宿草春离离。

玉雪未曾瞻道貌,梧桐今已识孙枝。

斯文不朽应无憾,刻石埋名有楚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戏和肱道人

道人连日醉如泥,应爱铜泉浸鹿蹄。

内景新将丹鼎炼,丽词常展锦笺题。

迎春处处经行遍,饯岁时时举按齐。

只恐夜深欢寝后,不知鸡向五更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人日登风度楼留题

凭高吊古想开元,风度谁知相国贤。

八柱承天垂日月,千峰列戟拥貂蝉。

龙乘海气窗间过,鹏息天风雨下眠。

忽忆重华增怅望,苍梧渺莽暗荒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