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满院碧桃花,半为东风瘦。
恼煞梁间燕子飞,有个人来否。
簪柳过清明,斜插凭纤手。
烟锁楼头翠锁眉,薄恨浓于酒。
这首清代词人徐釚的《卜算子·春恨》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生动画面。"满院碧桃花,半为东风瘦",以桃花比喻女子的娇艳与春光的消逝,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和时光的流逝。"恼煞梁间燕子飞,有个人来否",通过燕子的忙碌和无人来访,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期盼的氛围。
"簪柳过清明,斜插凭纤手",写女子在清明时节插柳,动作轻盈,但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她的期待并未如愿。"烟锁楼头翠锁眉,薄恨浓于酒",以烟雾缭绕的楼阁和女子紧锁的眉头,形象地表达了她心中的淡淡哀愁,比酒还要浓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而含蓄,展现了清词婉约之美。
不详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细雨廉纤自掩门。生怕黄昏。又到黄昏。
鸳鸯枕上拭啼痕。多少青春。断送残春。
红烛和愁一样新。剪得三分。减得三分。
落花如梦不逢人。未是消魂。已觉消魂。
春锁阑干小睡足。粉粉朱朱,巧映斑斑竹。
不许鹦哥为眷属。雕笼自踏连枝木。
斜带远山新似沐。老去秋娘,输与双蛾蹙。
宛转啼声防断续。黄鸲偷却眉心绿。
宝马香车碾絮。沽酒踏青何处。
天竺山前,六桥堤内,萧九娘家去。
红槽滴沥真珠注。傍汲将人偷觑。
看鸦鬓依然,风情不改,且向垆头住。
心情别。柔肠结。几回立尽梅梢月。惜东流。付东流。
郎做杨花,侬逐萍浮。悠。悠。眉儿皱。人儿瘦。
魂消最是黄昏候。泪难收。倚银钩。
拚着东风,断送离愁。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