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杜华父

乡里多遗老,朝廷少用儒。

公初升国学,官止教生徒。

卫道心犹壮,忧时骨已臞。

遥知埋玉处,风雨暗山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乡村里有许多年迈的人,朝廷中却很少有读书人。
您起初在国子监任职,官职仅限于教导学生。
您守护道义之心依旧坚定,但因忧虑时局,身体已经消瘦。
我猜想您去世后埋骨的地方,风雨中山角显得阴暗凄凉。

注释

乡里:乡村。
遗老:年迈的人。
朝廷:中央政府。
少用儒:读书人稀少。
公:指代某位官员。
升:晋升。
国学:古代的最高学府。
官止:官职仅到此。
教生徒:教导学生。
卫道:坚守道义。
忧时:忧虑时局。
臞:消瘦。
埋玉:死后埋葬。
风雨:自然环境。
暗:阴暗。
山隅:山脚。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悼念友人杜华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杜华父在乡间作为遗老的敬意,以及他对朝廷未能重用像杜华父这样的儒者感到惋惜。杜华父虽然官职不高,仅任教书,但他的忠诚卫道之心依然坚定,然而岁月已使他身体瘦弱。诗人想象杜华父长眠之处,风雨交加,山隅显得尤为凄凉,寄托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对逝者的敬仰与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挽闲闲真人父司徒

堂堂遗一老,五福寿而康。

系出安仁谱,身居荣禄乡。

春山樵独隐,晚圃菊尤香。

有子知何憾,骑龙下大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陆义斋二首(其二)

生平意气每相期,岁晚行藏各自知。

见事略同因抚掌,忧时不语共攒眉。

阖棺已矣公何憾,闻笛凄然我独悲。

回首秋山寒雨外,青松滴泪作枯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挽陆义斋二首(其一)

四持宪节遍南方,屡表陈情返故乡。

殊俗今犹歌德政,老天胡不爱忠良。

山空虎逝狐狸出,春去花残蛱蝶忙。

五十人生不称夭,独怜华发在高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挽赵鼎之

太息佳公子,樽中了此生。

吐茵人不怒,骂坐客皆惊。

北阙名垂就,南柯梦已成。

老亲并弱子,此恨若为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