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陆义斋二首(其二)

生平意气每相期,岁晚行藏各自知。

见事略同因抚掌,忧时不语共攒眉。

阖棺已矣公何憾,闻笛凄然我独悲。

回首秋山寒雨外,青松滴泪作枯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我们一生都志趣相投,到了晚年各自的行止都了然于心。
遇到相同见解就击掌相庆,面对时势艰难则默默皱眉担忧。
去世之后你还有什么遗憾呢?听到笛声我独自感伤。
回首望去,秋山之外下着冷雨,青松仿佛在哭泣,枝叶变得干枯。

注释

生平:一生。
意气:志趣。
相期:相互期待。
岁晚:晚年。
行藏:行为和隐藏,这里指人的处世方式。
见事:见解。
略同:大致相同。
抚掌:拍手表示赞同。
忧时:忧虑时事。
攒眉:皱眉。
阖棺:人死后入棺。
已矣:完了,结束。
公:对对方的尊称。
何憾:有什么遗憾。
闻笛:听到笛声。
凄然:悲伤的样子。
独悲:独自悲伤。
回首:回头。
秋山:秋天的山。
寒雨:寒冷的雨。
青松:常绿松树。
滴泪:像流泪一样。
作枯枝:变得枯黄。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悼念友人陆义斋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与陆义斋生前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去世的哀痛之情。

首句“生平意气每相期”,回忆两人一生志同道合,互相期许,充满了豪情壮志。接着,“岁晚行藏各自知”暗示了随着岁月流逝,朋友们的生活轨迹渐行渐远,但彼此的理解和默契依然存在。

“见事略同因抚掌,忧时不语共攒眉”两句描绘了两人在面对世事时的默契互动:遇到相同见解会相视而笑,面对忧虑则无需多言,只需皱眉就能心照不宣。这种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阖棺已矣公何憾”,诗人感叹友人已经去世,人生遗憾无法弥补,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最后一句“闻笛凄然我独悲”,以笛声的凄凉比喻自己的孤独悲伤,以及对友人离世后的无尽哀思。

结尾“回首秋山寒雨外,青松滴泪作枯枝”,通过秋山寒雨和青松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逝去后心境的凄凉,以及对故人的深深哀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挽陆义斋二首(其一)

四持宪节遍南方,屡表陈情返故乡。

殊俗今犹歌德政,老天胡不爱忠良。

山空虎逝狐狸出,春去花残蛱蝶忙。

五十人生不称夭,独怜华发在高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挽赵鼎之

太息佳公子,樽中了此生。

吐茵人不怒,骂坐客皆惊。

北阙名垂就,南柯梦已成。

老亲并弱子,此恨若为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阙南夫

恶梦无端岁在蛇,先贤遗落重堪嗟。

粹然践履终身实,老矣婆娑两鬓华。

不见鲤庭人独立,忽惊鵩舍日西斜。

窆碑好为书潜德,穷巷谁寻仵作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挽唐可竹

穿杨折桂黄粱梦,庭下哦松白发秋。

兴废乃关千古事,荣枯肯为一身谋。

江南有客朝金阙,天上无人记玉楼。

丹旐西风范阳路,行人回首忆林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