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岸登舟

五里儿女步,虚沙映断筇。

云支半山石,帆席上溪风。

数雁怜身只,闻鹃愿耳聋。

市桥东半榻,侧影夕阳中。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沙岸上登船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五里儿女步”,以“五里”为单位,形象地描述了行进的距离,而“儿女步”则暗示了行进的缓慢与疲惫,营造出一种旅途劳顿的氛围。接着,“虚沙映断筇”一句,通过“虚沙”与“断筇”的对比,不仅描绘了沙岸的空旷与静谧,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云支半山石,帆席上溪风”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与水面,云朵与山石的交错,帆布与溪风的互动,构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数雁怜身只,闻鹃愿耳聋”则是情感的转折,诗人借雁与鹃的意象,表达了对孤独与苦痛的深切感受。雁群的相伴反衬出个体的孤单,而鹃鸟的啼鸣则唤起了内心的哀愁与渴望,希望耳朵能变得聋聩,以逃避这份痛苦。

最后,“市桥东半榻,侧影夕阳中”描绘了登船前的瞬间,市桥、半榻与夕阳的组合,既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即将踏上旅程,面对未知的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对自由的向往以及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僧房疥壁

松树落钗股,晓行犹见灯。

圆亭方井水,老寺少年僧。

涧响夜疑雨,云寒春欲冰。

山僮错相认,应道我来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山居

宿火石中取,人烟隔断霞。

盗侵邻壤粟,女寄外翁家。

野树刺生叶,枯松藤缠花。

老翁头未白,相对话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望仙都山二首(其一)

鼎湖只在柱峰上,地险山空不可家。

山下人居五六月,天风吹雨碧荷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望仙都山二首(其二)

道人诵经半峰下,洞里山神不敢归。

我欲乘风到峰顶,擘翻荷叶作蓑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