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迁客乍离群,秋砧不忍闻。
回头恋红药,失脚下青云。
尚假金貂冕,犹残柱国勋。
此身未敢死,会拟报明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夜中离别群体的凄凉情景。开篇两句“迁客乍离群,秋砧不忍闻”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客人的同情,以及听着秋天的木梢声响而感到的心酸。接下来的“回头恋红药,失脚下青云”则写出了旅人回首时对熟悉景物的依恋之情和步履不稳的迷茫感受。
诗中还提及了两件物品:“尚假金貂冕,犹残柱国勋”,分别指代着官帽上的饰物(金貂)和官府门前柱上悬挂的国徽,这些都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失去的荣耀和职位的留恋。
末尾两句“此身未敢死,会拟报明君”则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未来某种复仇或证明自己的坚定决心。这也暗示着诗人可能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洗清污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巧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交织,以及对于往昔荣光、当前困境和未来的深刻反思。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二年商岭赖知音,惜别难藏泪满襟。
头白忽抛攀桂伴,道消休话拔茅心。
科名偶得同年分,交契都因谪宦深。
唱和诗章收拾取,两家留与子孙吟。
世网婴缠不自由,可怜匏系又萍流。
忽从清洛南边郡,移向黄河北岸州。
命薄我甘闲副使,道孤君是假诸侯。
解梁去此无多地,时寄新诗慰客愁。
妻儿惯蔬素,仆马任龙钟。
一榻浑无物,孤琴对病容。
风翻帘影乱,旱减井痕重。
幽寂谁为伴,扶行赖瘦筇。
食贫当岁旱,朝退百端忧。
典笏逢休假,焚香愿有秋。
病饥浑厌肉,瘦冷未更裘。
梦见山村兴,披蓑钓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