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乙星君行乐图

春风尚馀寒,披裘共游豫。

行行欲何之,百花深处去。

百花深处起楼台,夹道迎人花正开。

挥麈辟咡颐一指,有童唯唯抱琴来。

抱琴来,囊不解,问君此意果安在。

君笑口不言,解人知有待。

不见陶家绿绮柱无弦,弦外寄兴心悠然。

濠濮华林皆化境,人间何处认真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风微寒中人们出游的场景,以及沿途的美景和人物互动。

首句“春风尚馀寒,披裘共游豫”,点明了时节与氛围,春风虽已至,但仍有寒意,人们穿着裘衣,一同出游享受春日的闲适。接着,“行行欲何之,百花深处去”则引出目的地——那百花盛开的幽深之处,充满了未知与诱惑。

“百花深处起楼台,夹道迎人花正开”两句,将画面进一步丰富,不仅有花,还有楼台,且花儿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游人,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美好的景象。随后,“挥麈辟咡颐一指,有童唯唯抱琴来”描绘了主人以手示意,孩童捧琴前来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抱琴来,囊不解,问君此意果安在。君笑口不言,解人知有待”四句,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主人与孩童之间的互动,以及主人含蓄的邀请之意,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不见陶家绿绮柱无弦,弦外寄兴心悠然。濠濮华林皆化境,人间何处认真诠”两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追求,认为真正的美和乐趣在于心灵的感悟,而非表面的物质或形式。全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递了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春日出游的乐趣,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38)

郑国藩(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 字:晓屏
  • 号:似园老人
  • 籍贯:潮州

相关古诗词

和枕上吟

梦回客枕觉衾寒,展转忧思不一端。

呜咽数声传晓角,便教铁石也心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新市杂咏(其五)

相逢逆旅若为亲,一掬乡心满面尘。

忽听瑶台歌四起,顿令欢意可回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登楼晚望(其二)

一带江流接太虚,危楼特地幻荒芜。

移来瀛丈三山胜,画出潇湘八景图。

何处归帆随倦鸟,满汀落日照晴凫。

须臾得月添佳致,万顷寒冰浸玉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三十)

拥之不聚,拨之不散。听之不闻,觑之不见。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