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枣

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

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

馀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

况余秋盘中,快啖取餍足。

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

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

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

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

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赋枣》。诗中通过对种植和收获枣果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喜悦。

诗人首先提到种植桃树是过去的事,而种植枣树则是自己所希望的。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农事的顺序,也反映出个人对于农业劳作的态度。接着,诗人赞美枣果的美味和木材的优良,强调其价值。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述了丰收后的喜悦场景:馀甘的果实甚至能分享给邻家,老妇也会跟随采摘。秋天里,枣果堆积如山,让人想尽情享用。在这里,诗人的语言充满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丰收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尊重和个人修养的追求。通过风吹动枣树叶片、阳光照耀下的红色果实,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力的旺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个人文学创作的自信。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农事生活的热爱,更通过对枣树与果实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尊重传统又自信创新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跋黄鲁直画

江南黄䳺飞满野,徐熙画此何为者。

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道人北山来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

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

开田故岁收,种果今年尝。

告叟去复来,耘锄尚康强。

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

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集禧观池上咏野鹅

池上野鹅无数好,晴天镜里雪毰毸。

似怜暄暖鸣相逐,疑恋宽闲去却回。

京洛尘沙工点污,江湖矰弋饱惊猜。

羽毛的的人难近,嗟此谋身或有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韩信

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逅漂母能哀怜。

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

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

坛上平明大将旗,举军尽惊王不疑。

救兵半楚潍半沙,从初龙且闻信怯。

鸿沟天下已横分,谈笑重来卷楚氛。

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两将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