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歌

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

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

遥循厚土足,忽上天中央。

但闻风雷声,不见日月光。

狐兔绕马蹄,虎豹嘷树傍。

衡跨数十州,四面殊封疆。

童心多惊慄,壮气已飞扬。

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

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

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太行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作者年轻时跟随先父游历太行山的壮丽景象。诗中通过描绘高堂听歌、骑马穿越晋阳、攀登险峻太行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少年时期的冒险精神。风雷之声与日月之光的隐没,以及环绕马蹄的狐兔和虎豹,都烘托出太行山的雄浑与神秘。

"童心多惊慄,壮气已飞扬"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大自然的壮丽与未知时,既感到惊惧又充满昂扬的斗志。随后,他将江南的美景与太行的雄伟进行对比,强调故乡的秀丽,同时也流露出对太行雄豪景象的深深怀念,认为人生若能如太行般壮阔,眼界自会开阔。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个人经历展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金台

东南控瀛海,西北压胡尘。

召公上辅周,文侯方用秦。

子丹养君子,不惜如花人。

昭王礼郭生,崇台悬黄金。

齐方入驺衍,梁邦来剧辛。

从来燕好士,彊国尚功勋。

形式: 古风

漂母祠

子胥逢击絮,遂为鞭尸人。

淮阴遇漂母,终亦去亡秦。

豪杰与婵媛,万年共一尘。

清淮映古庙,月明空沄沄。

安能闾市上,复问哀王孙。

形式: 古风

题画(其二)

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冱。

啁啾阒不闻,葱茜失其故。

客子欲何归,中林犹独步。

幸有苍苍松,为辨去来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神游篇赠黄勉之

帝遣河上公,下来赤县游。

采真金庭房,漫衍三十秋。

禹书眇一策,讵几穷沉幽。

兰香悦亦感,安能久绸缪。

回首视泰元,紫烟覆神州。

垒落结五丸,杼轴冥交钩。

内笈千神钤,星云表沉浮。

猿鹿总千岁,桂姿无年休。

雨露黯在下,日月环轮流。

忆昨鹤上客,招邀玩沧丘。

子既夙遘之,飘然蹑霞辀。

长歌我劝驾,神偕足孤留。

金乌鸣日观,玉女呼洗头。

三壶风帆迅,弱水不容舟。

随风唾珠玉,空遍□□收。

闻有金光草,窈墨无所投。

升攀星辰宫,忽恍垂前旒。

长跪问宝章,八荒极探搜。

一餐换尘骨,万品皆蜉蝣。

与子无往来,逍遥齐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