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蝶恋花(其二)

一霎雕栏疏雨罢。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

尽日暖香熏柏麝。西施醉起留归驾。

酒满玻璃花艳冶。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

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雨后雕栏显得稀疏,时间是三月十三,那晚曾是寒食节夜晚。
整天都能闻到暖香,像是柏树和麝香,西施喝醉了,挽留驾车的人不要离去。
杯中的酒如玻璃般晶莹,花儿也鲜艳,别辜负这春意,痛饮千杯吧。
春天就在燕子堂的帘幕后,无需向春神借取,它自在那里。

注释

雕栏:装饰华丽的栏杆。
寒食夜:古代习俗,在清明前一天禁火,次日称为寒食夜。
暖香:温暖的香气。
柏麝:柏树和麝香,常用以形容香气。
归驾:驾车的人,这里指陪伴者。
玻璃花:形容酒杯中的液体清澈如玻璃。
春心: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燕堂:燕子居住的地方,常用来代指美好的居所。
东君:古代神话中掌管春天的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邺冑的作品,名为《鹊踏枝·蝶恋花(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夜宴饮的温馨与豪放,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春光易逝的深刻体会。

"一霎雕栏疏雨罢",开篇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夜细雨过后的宁静景致。"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诗人提醒我们这个时候正值寒食节气的到来,天气回暖,而这夜晚与往年相比已不再冷清。

接着,“尽日暖香熏柏麝”描绘了室内的温馨气息,通过熏香的香味渲染出春日里人们享受生活的情景。"西施醉起留归驾"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美女西施的典故,诗中的“醉起”表达了宴饮后的畅快与放纵。

"酒满玻璃花艳冶"进一步渲染出宴会上的奢华和热烈。"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则是对生活的豪迈态度和享受当下的呼吁,不让美好时光白白流逝。

最后,“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诗人通过将春天比作温柔的情人,强调了珍惜青春的主题,不必向时间索取更多的年华,只需在当下的美好时光中尽情享受。

这首词以其鲜活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细腻,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每一句都透露出对春天美好的感悟。

收录诗词(87)

仲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僧人、词人。本姓张,名挥,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 字:师利
  • 籍贯:安州(今湖北安陆)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北固山前波浪远。铁瓮城头,画角残声短。

促酒溅金催小宴。灯摇蜡焰香风软。

落日烟霞晴满眼。欲仗丹青,巧笔彤牙管。

解写伊川山色浅。谁能画得江天晚。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开到杏花寒食近。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

酒有尽时情不尽。日长只恁厌厌闷。

经岁别离闲与问。花上啼莺,解道深深恨。

可惜断云无定准。不能为寄蓝桥信。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踏莎行

浓润侵衣,暗香飘砌。雨中花色添憔悴。

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因何不倩鳞鸿寄。

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

德感元精,岳方孕秀。才明渊智神兼授。

飞鸣早应舜韶来,五符千骑难淹久。

熊梦开祥,龟文献寿。龙香卷雾摇东斗。

南天为现老人暑,一时顶礼抬双神。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