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之寄诗和其月夜泛舟韵以寓相思

别时来悟合并难,君向湖山去不还。

好语欲酬嗟侣少,空餐亡补愧官闲。

身谋未肯忘箕颍,世虑无嫌付触蛮。

幸有孤山陈迹在,倘来同踏石苔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离别时才明白相聚不易,你将远赴湖光山色不再回还。
想说些美好的话语却遗憾友人稀少,空自享用俸禄却因清闲而感到惭愧。
个人的志向不愿忘记家乡的山水,世事忧虑都交付给那遥远的蛮荒之地。
幸好孤山的遗迹尚在,或许将来能一同踏访那布满青苔的石头。

注释

别:离别。
悟:领悟。
难:困难。
君:你。
湖山:湖光山色。
好语:美好的话语。
欲:想要。
酬:回应。
嗟:感叹。
侣少:友人稀少。
空餐:空自享用。
亡补:无益。
愧:惭愧。
官闲:官职清闲。
身谋:个人志向。
忘:忘记。
世虑:世事忧虑。
付:交付。
触蛮:遥远的蛮荒之地。
幸:幸好。
孤山:孤山(杭州西湖的名胜)。
陈迹:遗迹。
在:存在。
倘来:或许将来。
同踏:一同踏访。
石苔斑:布满青苔的石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侨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首句"别时来悟合并难",写出了离别后对相聚不易的深刻体会,暗示了友情的珍贵。次句"君向湖山去不还"描绘了友人远离尘世,归隐湖山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第三句"好语欲酬嗟侣少"表达了诗人想与友人分享心中的话语,但知己稀少的遗憾,反映出诗人孤独感。"空餐亡补愧官闲"则通过自责官场清闲却无法为友人提供实质帮助,表达了对友人的愧疚之情。

第五、六句"身谋未肯忘箕颍,世虑无嫌付触蛮",诗人表示自己不忘初衷,即使身处官场,仍牵挂朋友,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事纷扰的忧虑。最后一句"幸有孤山陈迹在,倘来同踏石苔斑"以孤山遗迹寄托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重聚,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别后相思和对友人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5)

徐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艺文志

所存诸子少知名,自古陈编浩莫程。

未说合神老成子,谁传谈易杜田生。

到头法语那能废,终久浮言自不行。

只向孔门详答问,正涂坦坦甚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题赵仁父两山堂

两山对立著君三,山意无穷勿浪参。

静底规摹随处有,忙时事业个中涵。

移文肯为轻离北,采菊何尝索见南。

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得严陵推官

拟乞四明幕下客,忽得严陵阙两年。

造物故怜贫已甚,去家不费一篙船。

世事低昂吾有分,人生出处亦关天。

钓台高士不可尚,赢得桐江在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晨兴耕庵

往来乌兔底匆忙,老去身心只自将。

理栉不胜浑种种,翻书未了苦忙忙。

情知世俗风光浅,日觉山林气味长。

有负夙心依屺岵,更将馀力事松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