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三)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

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

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沈沈秋晓。

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般巧。

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

皴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

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

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有人独自站在空寂的山中,青翠的胡须还未察觉岁月已使容颜衰老。
新鲜的香气如秀美的谷粒,浓郁的绿色仿佛被浸染,这是千年的春天微小而珍贵。
光影斑驳如同参星排列,云雾遮蔽天空,深深的秋晨静谧而清冷。
驾驭着四匹青龙,奏响笙歌,与凤女相伴飞翔,乘着天风轻盈地飘荡。真是巧妙无比。
严寒的霜斧未曾触及,汉代的仙人在这里游历,他是最早的一位。
细雨中鱼鳞般的皱纹,层层阴云掩映的月色,古老的琴弦弹奏出古调。
询问东桥边的信息,向南岭的老朋友致敬,仰天长啸表达心中的情感。
等到凌霄花凋谢,深山之冬将至,那时我才能袒露我纯洁的心意。

注释

翠髯:青翠的胡须。
霜颜:因年老而出现的皱纹。
新香:新鲜的香气。
布影:斑驳的光影。
霜斤:寒冷的霜斧,比喻严冬。
汉游仙:汉代的仙人。
倚天:倚靠天空。
素心:纯洁的心意。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女词人吴文英的《水龙吟·其三 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古松挺立于空旷山巅,长发未染霜色,显得格外苍老的景象。新鲜的松子如同珍珠一般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浓郁的光线透过密集的绿叶,仿佛蕴含着千年的春意。

"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沈沈秋晓。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般巧。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 这部分通过古松的影子与旗帜交织,云层掩映天际,营造出一种深邃的秋日清晨氛围。接着,诗人笔触飞扬,描绘了古松在苍茫大地上的巍峨姿态,以及仙风道骨、凤鸣朝阳的境界,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皴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在细雨中探寻着古松的韵味,与旧友相询于桥头,心怀往昔,感慨万千。在等待着那一份超脱尘世的心境到来时,山谷深处,岁月匆匆,诗人的真挚之心方才得以展现。

这首词通过对古松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四)寿嗣荣王

望中璇海波新,泛槎又匝银河转。

金风细袅,龙枝声奏,钧箫秋远。

南极飞仙,夜来催驾,祥光重见。

紫霄承露掌,瑶池荫密,蟠桃秀、螽莲绽。

新栋晴翚凌汉。半凉生、兰檠书卷。

绣裳五色,昆台十二,香深帘卷。

花萼楼高处,连清晓、千秋传宴。

赐长生玉字,鸾回凤舞,下蓬莱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云麓新葺北墅园池

好山都在西湖,斗城转北多流水。

屋边五亩,桥通双沼,平烟蘸翠。

旋叠云根,半开竹径,鸥来须避。

四时长把酒,临花傍月,无一日、不春意。

独乐当时高致。醉吟篇、如今还继。

举头见日,葵心倾□,□□归计。

浮碧亭□,泛红波迥,桃源人世。

待天香□□,开时又胜,翠阴青子。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六)送万信州

几番时事重论,座中共惜斜阳下。今朝翦柳,东风送客,功名近也。约住飞花,暂听留燕,更攀情语。问千牙过阙,一封入奏,忠孝事、都应写。

闻道兰台清暇。载鸱夷、烟江一舸。贞元旧曲,如今谁听,惟公和寡。儿骑空迎,舜瞳回盼,玉阶前借。便急回暖律,天边海上,正春寒夜。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

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

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

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

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

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

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