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

山势尽回秦塞外,河声直走汴城东。

长茭积岸连天黑,旭日登舻殷地红。

叹息中原半财赋,消糜历代几程功。

平成未信烦薪土,独倚樯竿望去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渡河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慨。首联“山势尽回秦塞外,河声直走汴城东”以山河为背景,展现了渡河的宏阔场景,山势回环于秦塞之外,河水奔腾直抵汴京城东,气势磅礴。

颔联“长茭积岸连天黑,旭日登舻殷地红”进一步描绘了渡河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长茭(一种水生植物)在岸边堆积,与天空相连,一片漆黑,而当旭日升起,照亮船只,大地被染上一片殷红,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展现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

颈联“叹息中原半财赋,消糜历代几程功”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诗人感叹中原地区财富与资源的流失,以及历代王朝为此付出的努力与牺牲。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尾联“平成未信烦薪土,独倚樯竿望去鸿”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在渡河的过程中,面对着自然与历史的双重震撼,诗人独自倚靠在船杆上,望着远方的大雁,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或许是对未来的期待,或许是对于过往的怀念,亦或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这一联以景结情,寓意深远,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渡河》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比干墓下作并序

王子骨肉閒,力欲醒天梦。

封墓不及后,孥戮知已纵。

公旦岂异人,三笞得贤诵。

同圣不同福,千载有馀痛。

形式: 古风

过黄粱祠

乌帽黄尘正月尾,晓风晴日吕仙祠。

车中一觉还山梦,正及村前饼熟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沙河县

女墙沙上见,此处认沙河。

落日城犹白,回风野自波。

路埋山脚展,地走树头科。

羸马当深辙,饥疲奈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夜趋邢台

驺儿苦让贪朝卧,否至邢台日未斜。

等是征程何必昼,即投宿处总非家。

得休便醉姬苴国,不到拚眠孟祖车。

事事关天随所去,前涂休问马休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