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忠宝眷帖赞

庐陵之文忠,前欧而后周。

笔法之可稽,欧劲而周柔。

苟内心之是似,岂外迹之能求。

予尝溯平原之津,望二典之楼。

想公从容子墨客卿间,犹足以接六一之风流也。

形式:

翻译

庐陵的文忠,先欧后周
他的书法可追溯,欧体刚劲而周体柔美
如果内心真如其表,何必追求外在形式
我曾追寻平原渡口,远望那两座典藏楼阁
想象他在平原与墨客卿相间的从容,足以承继六一居士的风雅

注释

庐陵:地名,指江西吉安,文忠是欧阳修的号。
欧:指欧阳询,唐代书法家。
周:指周越,晚唐五代书法家。
内心之是似:指内心的真正追求。
六一:指欧阳修,因其号六一居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中国古代文人周文忠的赞誉之作。诗中将周文忠置于庐陵(今江西吉安)文坛的重要地位,称其为继欧阳修(欧)之后的杰出人物。诗人强调了周文忠的书法风格,认为他继承了欧体的刚劲,又融入了自身的柔和,体现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

诗中提到“予尝溯平原之津,望二典之楼”,暗示了对周文忠作品的仰慕,以及对他与北宋文豪如王安石(平原)和欧阳修(二典之一)等人的文风交流的想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周文忠能在宾客间展现出六一居士(欧阳修号)般的风雅之态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周文忠才情和人格魅力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书法艺术和文人风度的崇尚。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周美成友议帖赞

左太冲赋三都十年,门墙藩溷皆著纸笔。

予意其因以寓墨池模仿之妙,而未必徒以诧记事备言之述。

不然则亦焉用是物也。

如公书法,或者得太冲之彷佛乎。

有凤楼之手,以侈其标度。

有香奁之泽,以酝其风骨。体具态全,夫岂一日。

清真之名,公所自出。

世不当徒以考公之词赋,尚可因是著公之翰墨也。

形式:

夜宿桥岸

袅缆宿前湾,平芜泱漭间。

舫移星在户,岸迥斗藏山。

浅濑不胜揭,浮生何日閒。

夜深闻过橹,知自溧阳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奉寄胡教授

山中秋风寒刮席,忽忆无毡泮宫客。

夜长萤火一灯孤,四壁蛩声更幽寂。

文人自古常独清,强挽诗人同此盟。

饭颗山头报卓午,绛纱帐下听三更。

吾侪赋分本无二,老子新来添倦意。

入山四旬未拟回,醉后行歌醒复醉。

平生岩穴不作难,更愿他人同此欢。

广文爱山侬等耳,虽有幽寂无侬閒。

君不见晨招在馆笑在列,楹杙昌苓竞工拙。

倦翁此事都不知,从今对酒看山嬉。

形式: 古风

奉谢赵季茂遣馈鲎酱

逃禅绣佛正长斋,谁遣瓶罂海上来。

鲛室玄云按犀甲,蜃楼红雾染珠胎。

把螯便合閒双手,据壳未应期九垓。

尊俎折冲定无敌,江湖岁晚莫论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