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

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

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每月最黑暗的日子遇到休息日,时光随着宴会的进行而流逝。
早起的黄莺歌声让客人沉醉,春天的阳光似乎也因人而显得缓慢。
蓂草已经没有叶子,梅花繁多地压满了枝头。
政事清闲,景色宜人,但还是不如岘山那时的美好时光。

注释

月晦:每月最黑暗的日子。
休浣:休息日,洗涤。
年光:时光。
逐宴移:随着宴会的进行而流逝。
早莺:早起的黄莺。
留客醉:使客人沉醉。
春日:春天的阳光。
为人迟:因人而显得缓慢。
蓂草全无叶:蓂草已无叶子。
梅花遍压枝:梅花盛开,压满枝头。
政闲:政事清闲。
风景好:景色宜人。
莫比:不如。
岘山时:岘山的美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的春日宴会图景。开篇“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两句,通过对月亮与暗淡交替和时光流逝的描写,表达了时间在美好时光中悄然滑动的情趣。

接着,“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表现了宴会上宾主尽欢,春天的悠长似乎也为了这场聚会而变得更加从容不迫。这里的“早莺”指的是清晨时分的美好时光,而“留客醉”则是主人留住宾客共同享受愉快时光的情形。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春日之景。蓂草不见叶子的细节刻画,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观察;而梅花盛开、繁重至极,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美丽。

最后,“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两句则是全诗的高潮。这里“政闲”意味着国家太平无事,而“风景好”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风光更显得宜人心悦。在此基础上,诗人提及“岘山”,这是他曾游历之地,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春日景色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闲适自在、怀旧情深的意境。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

贾生年最少,儒行汉庭闻。

拜手卷黄纸,回身谢白云。

故关无去客,春草独随君。

淼淼长淮水,东西自此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清明后登城眺望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

遥指夕阳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听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