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的《安平君祠》。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历史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太息全齐霸业遗,如君真是一男儿”开篇即以深沉的叹息表达了对齐国霸业消逝的感慨,并赞扬了像安平君这样的人物,确是真正的豪杰。这里的“太息”,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也有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惋惜。
颔联“功成栈道迎王日,志决危城仗锸时”描绘了安平君在关键时刻的英勇行为。栈道迎王,意味着他为迎接胜利而付出的努力;危城仗锸,则是他面对困境时的决心与行动。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安平君的智勇双全和坚定意志。
颈联“饥鸟尚衔庭下粒,老牛犹饮穴边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鸟与牛的生存状态,反衬出安平君虽身处逆境,但其精神依然坚韧不拔。鸟儿虽饥饿仍不忘觅食,老牛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饮水,这些细节都象征着安平君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精神。
尾联“可怜王建降秦后,千古无人解出奇”则表达了对安平君身后无人能理解其伟大之处的遗憾。王建投降秦国后,千年过去,世人似乎忘记了这位英雄的非凡之举。这不仅是对安平君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历史记忆的反思,提醒人们不应忘记那些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安平君事迹的回顾,不仅赞颂了他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