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君祠

太息全齐霸业遗,如君真是一男儿。

功成栈道迎王日,志决危城仗锸时。

饥鸟尚衔庭下粒,老牛犹饮穴边池。

可怜王建降秦后,千古无人解出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的《安平君祠》。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历史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太息全齐霸业遗,如君真是一男儿”开篇即以深沉的叹息表达了对齐国霸业消逝的感慨,并赞扬了像安平君这样的人物,确是真正的豪杰。这里的“太息”,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也有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惋惜。

颔联“功成栈道迎王日,志决危城仗锸时”描绘了安平君在关键时刻的英勇行为。栈道迎王,意味着他为迎接胜利而付出的努力;危城仗锸,则是他面对困境时的决心与行动。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安平君的智勇双全和坚定意志。

颈联“饥鸟尚衔庭下粒,老牛犹饮穴边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鸟与牛的生存状态,反衬出安平君虽身处逆境,但其精神依然坚韧不拔。鸟儿虽饥饿仍不忘觅食,老牛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饮水,这些细节都象征着安平君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精神。

尾联“可怜王建降秦后,千古无人解出奇”则表达了对安平君身后无人能理解其伟大之处的遗憾。王建投降秦国后,千年过去,世人似乎忘记了这位英雄的非凡之举。这不仅是对安平君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历史记忆的反思,提醒人们不应忘记那些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安平君事迹的回顾,不仅赞颂了他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不其山

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

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张饶州允抡山中弹琴

赵公化去时,一琴遗使君。

五年作太守,却反东皋耘。

有时意不惬,来蹑劳山云。

临风发宫商,二气相絪缊。

可怜成连意,空山无人闻。

我欲从君栖,山厓与海濆。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淮北大雨

秋水横流下者巢,踰推百里即荒郊。

巳知举世皆行潦,且复因人赋苦匏。

极浦云垂翔湿雁,深山雷动起潜蛟。

人生只是居家惯,江海曾如水一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济南(其一)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积气苍茫含斗宿,馀波瀺灂吐鱼龙。

还思北海亭中客,胜会良时不可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