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源书院

三月桃源路,先生安在哉。

青衫尚颜色,蜂蝶已尘埃。

白鹤山云暗,金鸡洞锁开。

神游追不返,峦岳自崔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阳春三月桃源路,先生如今何处觅?
他身着青衫依旧鲜明,但蜂蝶已随岁月尘埃落定。
白鹤山上的云雾昏暗,金鸡洞的门扉紧锁未开。
神魂欲往探寻却无法返回,只留下巍峨峰峦独自屹立。

注释

桃源:指隐居或理想中的美好之地。
先生:对学者、长者的尊称。
青衫:古代读书人的常服,颜色为青色。
尘埃:比喻时间流逝,事物变迁。
白鹤山: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高远或仙境。
金鸡洞:可能也是虚构的地名,与仙道文化相关。
神游:精神上的漫游,指对远方或理想的想象。
崔嵬:形容山峰高大险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所作的《题桃源书院》。诗人以春天的桃花源为背景,表达了对桃源书院主人的怀念之情。首句“三月桃源路”描绘了桃花盛开的季节,暗示着桃源的宁静与美好。然而,“先生安在哉”则透露出对先生的深深怀念,暗示其人已不在。

接下来的两句“青衫尚颜色,蜂蝶已尘埃”,通过青衫依旧鲜艳和蜂蝶忙碌的景象,对比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暗示先生的离世。白鹤山云暗,金鸡洞锁开,进一步渲染了书院的寂静与神秘,也寓含着对先生仙逝后的追思。

最后两句“神游追不返,峦岳自崔嵬”表达了诗人无法追寻先生踪迹的无奈,只能在精神上追忆,而现实中的山峦依然巍峨耸立,显得更加孤独和崇高。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桃源环境的描绘和对先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题尊教院

竹砌缘寒渚,松蹊藉绿苔。

楼台隔林见,花木带云开。

溪旱常流水,峰青自隐雷。

月华几万顷,谁掉酒船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福源院

地占灵龟背,山横小屿头。

一桥云借路,双沼月分秋。

竹影摇虚室,松烟著晓楼。

残钟谁共听,空籁更飕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蒙堂

由来去住不相关,赢得随缘到处閒。

笑出海云飞一锡,行分江月过千山。

微言定许谁人叩,胜事偏于俗士悭。

咫尺蒙堂隔霄壤,城东搔首只空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鄞江

地吞越绝海分深,渺渺平流万马骎。

早晚渡江潮有信,往来鸥鸟客无心。

寒空倒影千山动,暖日澄波万籁沉。

安用鱼龙閒养鬣,平时春雨自成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