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楼》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登楼远眺的景象,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浓郁的情感。
首句“巍楼雄郭外”,以“巍”字形容楼阁之高大,以“雄”字描绘其气势磅礴,置于城郭之外,既显其独立不群,又暗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次句“虚牖敞云中”,进一步渲染了楼阁的高耸入云,窗户敞开,仿佛与云雾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静纳银蟾影,寒生玉马风”,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比作银色的蟾蜍之影,生动地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清冷,同时“玉马风”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强化了秋夜的清寒与神秘感。
“地高秋最早,天迥望何穷”,点明了秋楼所在之地的地理位置之高,使得秋天的气息来得更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无限遐想,以及对远方世界的渴望与探索。最后,“未得惊人语,终朝忆谢公”,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说出令人惊叹的话语,但心中始终怀念着像谢灵运这样的伟大诗人,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文学理想的不懈追求,体现了陈恭尹作为一位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