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琴

金行天地肃,视听此为真。

一对高山奏,如逢太古人。

宣情通万类,解愠及吾民。

杳矣谁知者,冰弦空复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秋琴》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秋日之琴,传达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金行天地肃”以金秋时节的肃穆景象开篇,点明了季节背景,暗示着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接着,“视听此为真”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景象的直接感知,强调了真实与直接体验的重要性。

“一对高山奏,如逢太古人”运用比喻手法,将琴声比作高山的奏鸣,仿佛穿越时空,让人仿佛遇见远古先贤,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人格和理想境界的向往。

“宣情通万类,解愠及吾民”进一步阐述了音乐的普遍意义,它能够传达情感,沟通万物,抚慰人心,体现了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最后,“杳矣谁知者,冰弦空复陈”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孤独感。在这样的秋日里,即便琴声悠扬,却似乎只有知音难觅,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与共鸣的渴望,以及面对世间冷暖、人情淡薄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秋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音乐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思和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性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吴又札七十七举子诗以贺之

周武九十三,诸子皆象勺。

尚父八十馀,有女登椒阁。

家国属当兴,瑞气因回薄。

老蚌毓明珠,枯丛秀花萼。

君德厚且长,琴书久无托。

同人咸注望,熊梦果不错。

于兹近八旬,得震才一索。

揆之昔圣贤,兴符自今作。

足为寿考徵,岂独生儿乐。

不见群飞雏,出自千年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徐虹亭归吴江因柬严藕渔朱竹垞彭羡门潘稼堂

此山甘曳涂中尾,百年抛掷空山里。

知交海内几人存,书札懒来无一纸。

羡君肯作罗浮游,天南重见生狂喜。

青鞋直入四百峰,竹杖身登七十里。

我衰不复能相从,客诵新篇日盈耳。

如何去我将有行,梅花岭上花方始。

君住松陵水一湾,澉浦鸳湖咫尺间。

言归将作白头社,尊酒扁舟时往还。

论交却得朱公叔,作赋安仁鬓仍绿。

垂竿严濑复有人,好古彭■老弥笃。

一回聚首一声诗,洛社香山事可追。

惜无鸿雁双飞翼,浩荡江湖同所之。

形式: 古风

放云

触石看初上,囊盛偶共归。

不堪贻好友,只自掩柴扉。

岁旱人同望,龙灵尔所依。

开轩纷五色,应近日边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放驴

青脊?驴子,平生能苦辛。疾行虽后马,远到亦如人。

刍秣岂云薄,衰迟宁久驯。

从今卧春草,饮龁是天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