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神泉官满再别同官

有客有客白其马,日倚垂杨问行者。

式微式微胡不归,未归满耳闻别诗。

断弦再续情绪恶,别酒重稔味如蜡。

袖中虽有金错刀,满镜愁云莫能割。

是时月露秋平分,庭前唤月月不应。

就令唤得山头月,照我离筵越愁绝。

陶靖节,潘安仁,种秫满畦花满城。

潘花陶酒总陈迹,不如昭文氏之琴不鼓无亏成。

芭蕉漱漱连夜雨,桂子纷纷落庭户。

旅雁无俦顾影单,明朝且向龙岩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有一位客人骑着白马,每日靠在垂柳下询问行人。
天色渐晚啊,为何还不回家?耳边尽是离别的诗歌。
断了的琴弦再次接上,心情却恶劣无比,再喝离别酒,味道苦涩如蜡。
虽然衣袖里藏着精致的金错刀,但满镜愁容无法用它割断。
此时正值秋夜月光均匀,庭院前呼唤月亮,月亮却不回应。
即使唤来山顶的明月,也无法驱散我离别的愁绪。
陶渊明、潘岳,他们种的高粱遍地,花开满城。
潘岳的花、陶渊明的酒,都已成为过去,不如昭文氏的琴,不弹奏也不觉得有所欠缺。
芭蕉在雨夜沙沙作响,桂花纷纷飘落院落。
孤独的旅雁,形单影只,明天将要飞往龙岩。

注释

客:客人。
白:白色。
倚:靠着。
垂杨:垂柳。
式微:天色晚。
胡:为什么。
满耳:耳边全是。
别诗:离别之诗。
情绪恶:心情不好。
恶:恶劣。
重稔:再次品尝。
味如蜡:味道像蜡。
金错刀:精致的刀。
愁云:愁容。
莫能割:无法割断。
月露秋平分:秋夜月光均匀。
唤月:呼唤月亮。
昭文氏:古代人名,这里泛指有好琴的人。
芭蕉漱漱:芭蕉在雨中沙沙作响。
桂子:桂花。
纷纷落:飘落。
旅雁:旅途中孤独的大雁。
顾影单:孤单地照见自己的影子。
龙岩:地名,可能指旅雁的目的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离别场景,通过对话和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留恋和不舍昼夜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有客有客白其马,日倚垂杨问行者”设置了离别前的宁静氛围,客人悠闲地倚靠在垂杨之下,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无动于衷。

紧接着,“式微式微胡不归,未归满耳闻别诗”中的“式微”可能指的是一种哀伤的音乐或声响,这里用来形容客人们离去的声音,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和惆怅。"未归"二字强调了离别的不易和不忍,同时"满耳闻别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已经有所预感。

在“断弦再续情绪恶,别酒重稔味如蜡”中,“断弦”象征着友谊的中断,而“再续”则表明了诗人希望能够重新连接这份关系。"别酒"一词常用来形容离别时的饮宴,这里的"重稔"和"味如蜡"都强调了这种酒带给人的复杂情感,既有苦涩,又有甘甜。

“袖中虽有金错刀,满镜愁云莫能割”则是诗人内心的深层表达。他虽然手持利刃(可能象征着决断和力量),但面对着满目愁云,却无法割舍这份离别之痛。

接下来的“是时月露秋平分,庭前唤月月不应”中,“月露秋平分”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景象,而“庭前唤月月不应”则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呼唤和期待,但得到的是沉默无声,这加深了离别之中的孤独感。

“就令唤得山头月,照我离筵越愁绝”一句,则是诗人如果能够唤起山头上的明月,那也许能照亮自己的寂寞,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现实中离别的愁绪仍旧无法消解。

“陶靖节,潘安仁,种秫满畦花满城”一句,提及了历史上的两位风流倜傥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在诗人这里成为了美好的记忆,但与现实中的离别相比,这些记忆也显得无足轻重。

“潘花陶酒总陈迹,不如昭文氏之琴不鼓无亏成”则是对历史人物生活场景的一种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高标准,即便是在离别中,也要保持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坚持。

“芭蕉漱漱连夜雨,桂子纷纷落庭户”则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描写,这里用了“芭蕉”和“桂子”来形容夜晚的景象,其中"漱漱"和"纷纷"的声音给人以连绵不断之感,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凄清。

最后,“旅雁无俦顾影单,明朝且向龙岩去”则是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孤独生活的一种预期。"旅雁"象征着远行者,而“无俦”和“顾影单”都强调了离别后的孤独感。而“明朝且向龙岩去”则是诗人面对现实,无奈地选择继续前行,虽然心中充满了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离别时复杂的情感流动。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天马引

陇西之野龙驹骧,追风胁月坤为裳。

伫云亭亭广颡直,夹镜炯炯双瞳光。

饭以玉山禾,饮以瑶池浆。

自成骨格异赭白,活出神采遗玄黄。

三千牝,十二闲,俛视但觉皮毛凡。

饮江曾濡六辔湿,致远又逐双旌扬。

牧则在坰野,贡则归天潢。

写图仍上穆天子,跛蹩但笑群抵羊。

形式: 古风

夫远征

采蘩浴春蚕,夫婿今远离。

贫无金钗别,愁有玉箸垂。

朝同火伴去,莫独衾裯随。

百夫十夫长,千里万里期。

去期日已远,征郎不顾返。

生理日就贫,岁年亦云晚。

虽有乳下男,不能充夫丁。

昨日府帖下,籍已书其名。

官军独备北,颇恤东西民。

勿言征钱轻,抽徵将到人。

形式: 古风

永嘉劝农归舟中

使君每爱读豳诗,稼事艰难亦粗知。

水冻未闻秧布野,年饥且喜麦生岐。

坐间白叟真堪贵,眼底朱衣总是痴。

趁刺画船呼客语,春风已满劝农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汉中行

汉中在昔称梁州,地腴壤沃人烟稠。

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

年年二月春风尾,户户浇花压醪子。

长裙阔袖低盖头,首饰金翘竞奢侈。

自从铁骑落武休,胜事扫迹随江流。

道傍人荒鸟灭没,独有梨花伴寒食。

君不见当年劫火然,携老扶幼奔南山。

又不见拗项桥边事,七八千兵同日死。

死则义魄犹有归,存则偷生漫如此。

三人共,一碗灯,通夜纺绩衣鬅鬙。

八口同,半间屋,煮煹椎冰常不足。

家粮一石五券钱,一半入口一半官。

男担军装出边去,女荷畚锸填濠还。

官知民贫当爱惜,兵者卫民贫不恤。

且如今年春,又经征战苦。

风尘未动力已罢,殆以饥羊饲豺虎。

梁山奕奕水汤汤,知他见几玉节郎。

昨日汉川过,香气夹道花成行。

还挝青鼍鼓,复拥白鹊旗,帐犀殿后车悬鸱。

营中闻之暖挟纩,尽道节制吾父师。

东军本皆孝顺儿,好在良牧绥牧之。

太清鱼不蕃,太缓琴不理。

师中有吉当自求,度外无功更谁喜。

秋风淅淅吹芙蓉,山童唤我歌汉中。

中欲歌兮可奈何,为语前途胡秘阁,莫使兵贫复如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