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

风月藏诗骨,流离赋病骸。

不禁一饱死,空遗百生怀。

树秀天通陇,山娇客语淮。

壁间无半偈,无乃望君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翻译

风月蕴含在诗的精髓中,漂泊的生活写在疲惫的身体上。
无法抵挡饥饿而亡,只留下一生的思念和遗憾。
树木秀美,仿佛与天空相连,山峦娇美,如同客人的低语在淮水边。
墙壁上没有留下一句经文,只能期盼你在峭壁之巅的来访。

注释

风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情感。
诗骨:诗歌的灵魂或精髓。
流离:漂泊不定,生活困苦。
病骸:形容疲惫不堪的身体。
不禁:无法抵挡。
一饱死:因饥饿而死亡。
空遗:空留,剩下。
百生怀:一生的思念和遗憾。
树秀:树木秀美。
天通陇:天空与远方的山脉相接。
山娇:山峦显得娇媚。
客语淮:客人的交谈声在淮水边回荡。
壁间:墙壁上。
半偈:半句经文或佛偈。
无乃:岂非,难道不是。
望君崖:期待你的到来(可能指高处的悬崖或寓意高人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望之的作品,名为《草堂》。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独特表达。

"风月藏诗骨,流离赋病骸。"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才情与生理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将自己内在的文学素养比喻为“风月”,而外露的作品则如同“流离”的疾病。这里,“不禁一饱死,空遗百生怀。”则是对生命无常和创作动力的深刻感慨,表达了即使在死亡面前,也无法完全释放内心的文学才华。

接着,“树秀天通陇,山娇客语淮。”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通过“树秀”和“山娇”的形容词,传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之间的默契共鸣。

最后,“壁间无半偈,无乃望君崖。” 这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诗中提到“壁间无半偈”,意味着墙上没有任何佛教经文或诗句,这可能是对过去文化遗存的缺失表示哀叹。而“望君崖”则是一种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代、伟大人物或精神导师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望之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透露出他内心世界中的文学追求和文化怀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生命、艺术创作以及历史传承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0)

刘望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都驿远平轩

霜晴木落送归鞍,袖手微吟此慰颜。

胜欲凭栏招白鸟,更烦剪树出青山。

晚悲薄禄非三釜,赖许清诗见一斑。

看到远平才得恨,我宁归卧尺椽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龙多山

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

何人夜断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

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已从上头收浩荡,更著幽处藏萦纡。

冯仙观中柏摩月,静老岩下泉跳珠。

霜荷千树小雨暗,野竹万个秋风□。

石囷□不了岁事,丹灶肯为凡人炉。

惜无数桃出山崦,来藉芳草开春壶。

从来山僧野道士,畏客誓不荒榛芜。

问谁结屋据雄会,邑中令君秦大夫。

此郎平生眼如鹘,视此亦足知远图。

挽衣留客来置酒,要看碧浪摧天吴。

我亦为渠脚力轻,拄杖插到青云孤。

酒酣抚槛叫落日,共闵此世真区区。

真须举臂游汗漫,莫向人间堕履凫。

形式: 古风

荔枝

泸戎瘴疠窟,闽粤山水乡。

如何产此物,烂然照炎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海棠

平山堂下花无数,看到海棠春好处。

东君用意恼风光,迟日放开阴勒住。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