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下寂无事,坐对春风晚。
杜鹃啼一声,花落水流远。
琴书送日月,胡能计行遁。
自是得栖迟,奚敢事偃蹇。
这首诗描绘了林下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淡泊。首句“林下寂无事”,开篇即点明环境的静谧,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自然的宁静。接着“坐对春风晚”,诗人独自坐在林中,面对着渐晚的春风,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杜鹃啼一声,花落水流远。”杜鹃鸟的啼鸣打破了短暂的寂静,花儿随风飘落,溪水潺潺流去,这一幕幕自然景象,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琴书送日月,胡能计行遁。”诗人以琴书为伴,消磨时光,日月交替,岁月如梭。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琴书的喜爱,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在忙碌的尘世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
“自是得栖迟,奚敢事偃蹇。”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珍惜,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安宁,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描绘林下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清风穆然至,林影何其明。
不知春已夏,池荷亦敷荣。
展簟理竹榻,幽梦时自醒。
起行散腰脚,气适无留情。
翾翾蝶粉白,气化随所之。
人生事物间,自役应自知。
赏心有馀乐,即目无足悲。
天运非偶然,神释形已疲。
云雷布凉雨,早稻叶翻翻。
携锄走畦町,惜水不厌浑。
吾方卧涧壑,人奚识丘园。
望岁可以饱,高歌诵虞轩。
长沟护流沫,沙石拥声处。
溯洄一镜净,更觉云影住。
不辞数鱼虾,甚欲下鸥鹭。
夏气忻已深,今古本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