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一)

清风穆然至,林影何其明。

不知春已夏,池荷亦敷荣。

展簟理竹榻,幽梦时自醒。

起行散腰脚,气适无留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晨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清风穆然至”,开篇即以“清风”点题,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穆然至”则强调了风的温和与自然,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问候。接着,“林影何其明”,通过光影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林间的光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明亮,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森林景象。

“不知春已夏,池荷亦敷荣”,这两句巧妙地将季节的更替融入景物的描写之中。春天的痕迹似乎已经消逝,夏天的气息悄然来临,池塘中的荷花正在绽放,生机勃勃,展现出夏日特有的生命力。这种自然界的循环更迭,既是对季节变换的客观描述,也是对生命成长与变化的隐喻。

接下来,“展簟理竹榻,幽梦时自醒”,诗人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展开凉席,整理竹制的卧具,这样的动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生活细节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幽梦时自醒”,则暗示了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有的短暂沉思或梦境,但最终都能回归现实,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最后,“起行散腰脚,气适无留情”,表达了诗人起身活动,舒展身体,让身心得到放松的过程。通过散步来调整呼吸,使身体和心灵都感到舒适自在,没有多余的欲望或忧虑,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清晨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细节的品味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特色和韵味。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二)

翾翾蝶粉白,气化随所之。

人生事物间,自役应自知。

赏心有馀乐,即目无足悲。

天运非偶然,神释形已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兴(其三)

云雷布凉雨,早稻叶翻翻。

携锄走畦町,惜水不厌浑。

吾方卧涧壑,人奚识丘园。

望岁可以饱,高歌诵虞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杂兴(其四)

长沟护流沫,沙石拥声处。

溯洄一镜净,更觉云影住。

不辞数鱼虾,甚欲下鸥鹭。

夏气忻已深,今古本如故。

形式: 古风

杂兴(其五)

独立看流水,草树相因依。

清回滩声长,碧下波影迟。

人生老当敛,心口常自违。

啼禽忽飞来,夏气今如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