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

白菊长先黄菊开,年年九日泛新醅。

犹存古历摽花候,不奈时人信手栽。

得势从教盈九畹,俯眉聊复引三杯。

愈风明目须真物,能使神农为尔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白菊花比黄菊更早开放,每年重阳节都酿新酒。
仍然沿用古法来标记花开的时节,却无法抵挡世人随意种植的趋势。
如果菊花得势,满园盛开,我就低头浅酌几杯以示庆祝。
真正的菊花才能治病明目,甚至能让神农为之回心转意。

注释

白菊:指白色的菊花。
黄菊:指黄色的菊花。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新醅:新酿的酒。
古历:古代的历法。
摽花候:花开的时节。
时人:当时的人们。
盈九畹:满园盛开。
三杯:三杯酒。
真物:真正的菊花。
神农:传说中的农业始祖。
尔回:改变心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白菊》,主要描绘了白菊在秋季盛开的情景以及诗人对白菊的欣赏和品茗的闲适生活。首句“白菊长先黄菊开”点出白菊早于黄色菊花开放,展现了其独特的季节性特征。次句“年年九日泛新醅”则提到每年重阳节(九月九日)诗人会以新酿的酒来庆祝,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第三句“犹存古历摽花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节令的尊重,认为白菊的开放依然遵循着古代的自然规律。然而,“不奈时人信手栽”又暗示了现代人可能不太注重这些传统,随意种植花草。

“得势从教盈九畹”描绘了白菊繁茂生长的景象,即使占地广阔也无所畏惧,显示出其生命力之强。诗人借饮酒“俯眉聊复引三杯”,在欣赏白菊的同时,也借酒消愁,寻求片刻的宁静。

最后两句“愈风明目须真物,能使神农为尔回”升华了主题,强调了白菊的药用价值,认为只有真正的白菊才能真正起到明目去风的功效,甚至能让神农这样的古代医药之祖为之回头,表达了诗人对白菊药效的肯定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白菊的生长、节日习俗和药用价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传统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白鹇

白鹇形似鸽,摇曳尾能长。

寂寞怀溪水,低回爱稻粱。

田家比鸡鹜,野食荐杯觞。

肯信朱门里,徘徊占玉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石盆种菖蒲甚茂忽开八九华或言此华寿祥也远因生日作颂亦为赋此

石盆攒石养菖蒲,沮洳沙泉韭叶铺。

世说华开难值遇,天将寿考报勤劬。

心中本有长生药,根底暗添无限须。

更尔屈蟠增瘦硬,他年老病要相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石鼻城

千山欲尽垂为鼻,百战皆空但有城。

虎闯穴中秦地恐,龙飞渭上汉江倾。

雍人未有章邯怨,魏将犹存仲达精。

睥睨陵迟春草满,白羊无数向风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示诸子

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

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

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

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