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二首(其二)

汉家磐石重天宗,奕叶金枝并剪桐;

入塞乌孙骄射日,开基赤帝冷歌风。

虚传马渡江皋外,尚忆龙潜海峤中。

却望绛衣愁不见,舂陵夜夜气成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的《悲愤二首(其二)》。诗人以汉朝的磐石比喻国家根基稳固,强调皇室的高贵血统,如金枝玉叶的梧桐般并立。接下来,他借乌孙公主远嫁边疆的典故,象征自己家族的英勇和对国家的忠诚,暗示自己如同赤帝般坚韧,面对逆境仍能保持威严。

"虚传马渡江皋外"暗指历史上的名将难以再现,而"尚忆龙潜海峤中"则寓言自己如潜龙在渊,等待时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朝廷失察、无法重用人才的悲愤,"却望绛衣愁不见"中的"绛衣"代表朝廷官员,"愁不见"表达出对他们的失望和不见贤人出仕的哀叹。"舂陵夜夜气成虹"以景结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化为春陵之地的虹霓,寓意壮志未酬的悲壮与不屈。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遗民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壮志难酬之感。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传闻闽岛近事

南荒烟嶂百蛮天,别有山川纪汉年;

仗钺每劳纡锁钥,降幡何事闪楼船!

似闻徐偃军皆散,岂忆田横客未捐!

四海总凭孤剑在,紫霓应傍斗牛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感怀兼悼延平王

拟将威斗却居延,捧罢珠盘事渺然!

龙斗几人开贝阙,鹤归何处问芝田!

引弓候月争相贺,挂剑寒云转自怜。

想到赤符重耀日,九原还起听钧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海月

海峤看明月,苍茫练影多;

不知乡国夜,皓魄复如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夜泛

秋云何淡淡,影入夜波清;

倒作银河看,依然星斗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