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峤看明月,苍茫练影多;
不知乡国夜,皓魄复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海岛上仰望明亮月色的景象。"海峤看明月",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海天一色,月光洒落的开阔画面,给人以辽阔而寂寥之感。"苍茫练影多",运用比喻,将月光比作洁白的绸缎,形象地表现出月色的皎洁和无边。
诗人接着引发思乡之情,"不知乡国夜",表达了对故乡夜晚的深深怀念,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与迷茫。最后,"皓魄复如何?"以问句收尾,既是对远方家乡月亮的询问,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追问,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具有浓厚的思乡主题和淡淡的哀愁。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秋云何淡淡,影入夜波清;
倒作银河看,依然星斗横。
九日素秋晴,霜容淡倍明。
香孤知菊傲,寒逼觉衣轻。
萧瑟茱萸佩,踌躇鸿雁声!
不愁吹帽落,华发故多情。
瓯水秋堪掬,频来五两轻。
岂知魏胜垒,欲化李陵城。
苦口吾同泽,甘心彼丧名。
张陈千古恨,谁更负今盟!
不信炎灵断,还留七尺身;
吹笳悲自壮,击筑和谁亲?
故主呼迎莒,遗民泣避秦。
所愁惟甲脆,徙倚倍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