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子馀赴松阳簿

长松虽剧县,主簿却优闲。

溪浅清见石,斋空静对山。

吏嚚嫌讼省,乡狭觉民艰。

独称诗人意,行吟苔竹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尽管县里的事务繁重,主簿却过得悠闲自在。
溪水清澈,能看见底下的石头,静谧的斋室面对着山峦。
官吏们因少有诉讼而烦恼,狭窄的乡间让人感到百姓生活的艰辛。
只有诗人的意境最符合,他独自在青苔覆盖的竹林中吟咏。

注释

长松:高大松树。
剧县:繁重的县务。
主簿: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和簿籍管理。
优闲:悠闲自在。
溪浅:溪水清澈。
清见石:能清晰看到溪底的石头。
斋空:静寂的斋室。
静对山:对着静静的山峦。
吏嚚:官吏们狡猾。
嫌讼省:厌烦诉讼减少。
乡狭:乡间狭窄。
民艰:百姓生活艰难。
诗人意:诗人的意境。
行吟:边走边吟唱。
苔竹间:长满青苔的竹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山居生活场景。开篇"长松虽剧县,主簿却优闲",通过对比强调了主簿工作的清闲,长松可能指代环境,而“剧县”则是相对于主簿职务而言的自谦之词。紧接着,“溪浅清见石,斋空静对山”生动地展现出一幅清幽自然景象与修身养性的和谐共处。

诗中间两句“吏嚚嫌讼省,乡狭觉民艰”,则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的看法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同情。"独称诗人意,行吟苔竹间"显示了诗人的独立性格与他在自然中的自在之态。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山中寻找到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收录诗词(25)

刘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周知丞之官桐庐

潮满桐江上,秋风洗印时。

字民知最近,占位莫嫌卑。

纸尾书名大,松边得句迟。

定怀东阁老,无复寄来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重游仙岩观瀑

四山云雾重,况复值梅天。

瀑注玉函碧,派从银汉连。

飞来三百尺,流润几千年。

仙者路安在,翠萝青霭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重游法空寺

寺在方山顶,山深不厌登。

瀑飞明月峡,桥渡夕阳僧。

万法元皆妄,馀生了未能。

累累塔边冢,几见谷为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悼卢次元

屈贾幽沉地,单车去不归。

湘江清见底,吟魄远何依。

行旐冲残雨,新楸掩落晖。

谁收遗箧藁,有子未胜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