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皋以阳春书院诗见寄奉和

渺渺清江映白沙,依依残柳带栖雅。

襄王暮雨今安在,望帝春魂不到家。

圣祖洪恩甘自负,谋臣短策竟谁差。

阳春院里秋风起,客散梨园更可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朱朴的《西皋以阳春书院诗见寄奉和》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渺渺清江映白沙”以江水的清澈与白沙的洁白相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空灵的意境。次句“依依残柳带栖鸦”则通过描绘垂柳的凋零和乌鸦的栖息,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物是人非。

诗人接下来将思绪转向历史,“襄王暮雨今安在,望帝春魂不到家”,借用了楚襄王和杜宇(望帝)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感慨圣祖的恩泽虽深,但谋臣的智谋却未能得到正确的实施,“圣祖洪恩甘自负,谋臣短策竟谁差”,流露出对历史决策的反思。

最后两句“阳春院里秋风起,客散梨园更可嗟”,以阳春白雪的梨园盛景与秋风的凄凉相对照,寓言世事如梦,繁华落尽,令人感叹。“客散”一词更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收束全诗,余韵悠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323)

朱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友人诵许云村独往诗甚有山林风致因和

西麓兴来因独往,客怀秋色两娟娟。

白云出岫淡如埽,红藕作花香可怜。

风落晚凉巾不整,草侵危石坐常偏。

无因此夜湖边月,共听松阴万壑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酬方棠陵见寄

逋吏巢边柳色新,野棠月下白纶巾。

百篇秀句劳相忆,千里高风耐可亲。

社鼓不惊青琐梦,宫袍长对白头人。

题缄目断南征鸟,烟树苍茫隔海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答紫峡山人过访

溪上寒梅已露春,溪边艇子系柴门。

沈郎病后缘诗瘦,朱老家贫只破村。

梦里几回虚怅望,尊前一笑竟忘言。

十年两度真嘉会,更上西楼看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董萝石七十诗

道骨棱层气袖然,一竿垂老暮江边。

三千已出同游类,七十才经下寿年。

不爱扬州骑鹤去,常过禹穴抱龙眠。

阳明洞里真消息,都在先生杖屦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