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朱朴的《西皋以阳春书院诗见寄奉和》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渺渺清江映白沙”以江水的清澈与白沙的洁白相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空灵的意境。次句“依依残柳带栖鸦”则通过描绘垂柳的凋零和乌鸦的栖息,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物是人非。
诗人接下来将思绪转向历史,“襄王暮雨今安在,望帝春魂不到家”,借用了楚襄王和杜宇(望帝)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感慨圣祖的恩泽虽深,但谋臣的智谋却未能得到正确的实施,“圣祖洪恩甘自负,谋臣短策竟谁差”,流露出对历史决策的反思。
最后两句“阳春院里秋风起,客散梨园更可嗟”,以阳春白雪的梨园盛景与秋风的凄凉相对照,寓言世事如梦,繁华落尽,令人感叹。“客散”一词更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收束全诗,余韵悠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