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知何代寺,寺向一溪分。
幽磴稀来往,闲僧绝见闻。
尘昏金佛相,藓断石碑文。
渔子并樵客,炉烟此处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的《题定慧寺》,描绘了一座静谧而古老的寺庙景象。首句“不知何代寺”,引发读者对寺庙悠久历史的好奇;“寺向一溪分”则点出寺庙坐落在溪流旁,环境清幽。接下来,“幽磴稀来往,闲僧绝见闻”两句,通过描绘山路上行人稀少,僧侣们深居简出,强调了寺庙的宁静与隐秘。
“尘昏金佛相,藓断石碑文”细致刻画了寺庙内部的景象,金佛被岁月侵蚀,石碑上的文字因苔藓覆盖而难以辨识,增添了岁月沧桑之感。最后,“渔子并樵客,炉烟此处焚”以渔夫和樵夫在寺中烧香的画面收尾,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以及人们对宁静心灵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定慧寺的静谧与古朴,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不详
一字灵舒。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结亭纳虚豁,崔嵬进南山。
南山有佳致,白云多往还。
繁英粲秋篱,幽芳复相关。
浊醪对之饮,超此神虑闲。
至乐岂外求,妙象非言间。
妙哉靖节风,千载君能攀。
暂得共论文,依然踪迹分。
春来若为况,避远不相闻。
一路水兼石,万重山隔云。
何由比明月,到处可逢君。
识君戎马际,今又十年馀。
环海才安息,先生便隐居。
清风三亩宅,白日一床书。
长是閒门掩,邻僧亦不如。
官历春犹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