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三)

顺水长驱事已非,龙潜虎伏失干旂。

南阳果系真天子,定有王丰勒马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中的转折与变局,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英雄命运的感慨。

首句“顺水长驱事已非”,仿佛在述说一段历史进程中的快速推进,但最终结果却与预期大相径庭,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这里的“顺水”比喻形势的顺利,而“长驱”则展现了行动的迅速,但“事已非”三个字,却揭示了结局的出乎意料,让人不禁思考其中的变数。

次句“龙潜虎伏失干旂”,进一步描绘了局势的微妙变化。这里将“龙”与“虎”作为隐喻,象征着潜在的强大力量,而“潜”与“伏”则表明这些力量并未完全显露。然而,“失干旂”这一细节,可能指的是某种标志或象征的消失,暗示着权力中心的转移或是某种权威的丧失,使得原本隐藏的力量得以显现。

第三句“南阳果系真天子”,点明了一个关键的历史事实,即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南阳),真正的天子(君主)被发现或确认。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直接陈述,也蕴含了对英雄人物的肯定和对正统地位的强调。南阳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地点,与许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相关联,因此这句话不仅指出了一个具体的地点,也暗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性和命运的安排。

最后一句“定有王丰勒马归”,以一种坚定的语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王丰”可能是指一位即将回归的王者,而“勒马归”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位王者归来的情景。这句话不仅预示了历史的循环与回归,也体现了对英雄人物最终胜利的信念,以及对正义和秩序恢复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探讨了历史进程中的变与不变,英雄与命运的关系,以及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也是对人性、权力、命运等深刻主题的探讨。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四)

宣阳门外汉重围,日落华林掩夕晖。

国破家亡今古事,肯随会稽着青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六)

渔阳鼙鼓动燕京,若个传来骂贼声。

记得当年颜太守,洛阳桥畔舌纵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七)

摩诘才名噪一时,孤臣喷薄又成诗。

可怜一片珠江水,翻作当年凝碧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八)

望断厓门不忍闻,今今昨昨总纷纷。

碙州纵有黄龙瑞,丞相传来不姓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