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日雨中饮南楼

何许开樽散旅愁,疏帘冰簟水南楼。

天边远岫一黄鹄,雨里垂杨双白鸥。

閒对故人思故国,不堪归梦阻归舟。

东行未见烟尘静,肠断高堂鹤发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砥的《五月廿日雨中饮南楼》描绘了雨中南楼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何许开樽散旅愁”,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在旅途中寻求慰藉的愿望,开樽饮酒以消解旅途中的孤独与忧愁。接着,“疏帘冰簟水南楼”一句,通过“疏帘”、“冰簟”(可能指凉席)和“水南楼”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环境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天边远岫一黄鹄,雨里垂杨双白鸥”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远山上的黄鹄与雨中垂柳下的白鸥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孤独。黄鹄的高远与白鸥的低飞,似乎也在暗示着人生的起伏不定与世事的无常。

“闲对故人思故国,不堪归梦阻归舟”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家的渴望。然而,“不堪归梦阻归舟”一句中的“阻”字,既表达了现实中的阻碍,也可能暗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东行未见烟尘静,肠断高堂鹤发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虽然东行,但并未见到烟尘平息,这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描述,也是对心中那份无法实现的归家愿望的强烈渴望。同时,“高堂鹤发秋”一句,通过描绘家中年迈父母的衰老与季节的更迭,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挂念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30)

周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无锡。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字:履道
  •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相关古诗词

雨后

竹堂东偏之草亭,涧水绕榻风泠泠。

碧梧莺语娇似醉,玉瓶荷花愁欲醒。

可怜光景易流转,无奈踪迹尚飘零。

瑶琴一弹为君掩,日暮高山云杳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至铜官最高处

丹崖翠壁半空浮,秋尽铜官思一游。

何限吴天白云里,心随飞雁到长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周将军祠

谁劝临行以母辞,当年苦战后人悲。

祗应阳羡溪头月,曾见将军射虎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孝常移居南楼

高楼俯石濑,野亭连竹园。

中有林栖子,逍遥味道言。

因山以崇德,观水欲知源。

非但相从屡,愿一写喧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