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其二)

云路移彤辇,天津转明镜。

仙珠照乘归,宝月重轮映。

望园嘉宴洽,主第欢娱盛。

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守真所作,名为《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颇具盛唐气派,语言华丽、意境辉煌,描绘了一场皇家大典的豪迈景象。

“云路移彤辇,天津转明镜。”这里借用了神话传说中天上的道路和天河之意,形容太子迎娶太平公主时的排场。彤辇即帝王所乘的车辆,天津则是连接天地的桥梁。在这两句里,诗人以高远的视角,将尘世的婚礼仪式提升到了神圣的高度。

“仙珠照乘归,宝月重轮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太子迎娶时的辉煌景象。仙珠即珍贵的玉石,比喻着公主的美丽和尊贵。宝月则是指那被赋予祥瑞意义的圆满月亮,重轮映照着整个场面,使得这一刻变得更加庄严而神秘。

“望园嘉宴洽,主第欢威盛。”诗人在这里描写了婚礼之后的宴会场景。望园即指那为庆祝此次大典而特别修建或装饰的花园。在这望园中,太子和公主共度佳期,充满了喜悦与繁华。

“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最后两句则是对音乐和服饰的赞颂。丝竹指的是古代的乐器,而帝熏则意味着皇家的香气。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便是婚礼中那令人心旷神怡的音乐与浓郁的香味。而簪裾,即皇室成员所穿戴的华丽服饰,奉宸庆则表明这些都是为了庆祝这一喜事而准备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场景、物象和气氛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宏大壮观、祥瑞繁复的婚礼盛典之中,展现了古代皇室婚礼的奢华与庄严。

收录诗词(3)

裴守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其三)

丛云霭晓光,湛露晞朝阳。

天文天景丽,睿藻睿词芳。

玉庭散秋色,银宫生夕凉。

太平超邃古,万寿乐无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咏剪花

花寒未聚蝶,色艳已惊人。

悬知陌上柳,应妒手中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隔壁闻奏伎

徒闻管弦切,不见舞腰回。

赖有歌梁合,尘飞一半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怒李京兆

近日兼放髭须白,犹向人前作背面。

形式: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