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斋宿

春星烂漫烛微垣,独拥青绫向夜阑。

宫漏隔花银箭永,莲灯垂烬玉堂寒。

坐聆宵柝霜围屋,想见郊禋月满坛。

铃索无风尘土远,始知仙署逼金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翰林斋夜宿的情景。首句“春星烂漫烛微垣”以春夜繁星和微弱的烛光映照着墙壁,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独自拥着青绫(一种丝织品),享受这份宁静直到深夜。

“宫漏隔花银箭永”写夜晚宫中的滴漏声穿过花丛,时间仿佛停滞,银箭(刻度箭)指示的时间漫长。接着,“莲灯垂烬玉堂寒”描绘了莲灯(宫中照明之物)即将燃尽,照亮的玉堂显得清冷。

“坐聆宵柝霜围屋”诗人坐着聆听远处的更鼓声,屋外寒霜包围,月色如霜。他想象着郊外祭祀的场景,“想见郊禋月满坛”,月光洒满祭祀的祭坛,充满神圣感。

最后两句“铃索无风尘土远,始知仙署逼金銮”表达了诗人身处翰林院(仙署)远离尘世喧嚣,感受到其与皇宫(金銮殿)相近的尊贵地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夜晚在翰林斋的孤独与静思,以及对皇家生活的微妙感慨。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内直有感

天上楼台白玉堂,白头来作秘书郎。

退朝每傍花枝入,儤直遥闻刻漏长。

铃索萧閒青琐静,词头烂漫紫泥香。

野人不识瀛洲乐,清梦依稀在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西苑

宛转瀛洲带幔坡,?蜷玉蝀压银河。

广寒遥见空中树,太液微生雨后波。

云捲红妆千步障,风吹璚盖万年柯。

太平见说宸游简,驰道青青长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秋日再经西苑

内苑秋清宿露晞,盈盈日采动金扉。

松间翠殿团华盖,天外银桥入紫微。

锦缆稀游青雀暗,璚波无际白鸥飞。

彤墙高柳无人折,时见中官一骑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雨中放朝出左掖

霏微芳润浥霓旌,历落彤墀散履声。

暝色浮烟迷左掖,碧云将雨近西清。

柳垂青琐千丝重,水落银桥万玉鸣。

沾洒不辞袍袖湿,天街尘净马蹄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