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放朝出左掖

霏微芳润浥霓旌,历落彤墀散履声。

暝色浮烟迷左掖,碧云将雨近西清。

柳垂青琐千丝重,水落银桥万玉鸣。

沾洒不辞袍袖湿,天街尘净马蹄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宫廷出行的情景。首句"霏微芳润浥霓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雨滋润着华丽的旌旗,营造出清新湿润的氛围。"历落彤墀散履声"则通过轻轻的脚步声,展现出宫中官员们有序出行的场景。

"暝色浮烟迷左掖",傍晚的烟雾弥漫,使得左掖(宫殿左侧)的景色变得朦胧,增添了神秘感。"碧云将雨近西清",暗示雨即将临近西清宫(可能指皇帝居所),气氛庄重而宁静。

"柳垂青琐千丝重",诗人借柳树的形象,描绘了雨后枝条上挂着水珠的景象,显得生机盎然。"水落银桥万玉鸣",银桥在雨水中反射出光芒,仿佛万颗玉珠落下,声音清脆悦耳。

最后两句"沾洒不辞袍袖湿,天街尘净马蹄轻",表达了诗人对雨中出行的无畏与欣赏,即使衣衫湿透也无妨,因为雨后的天街更显洁净,马蹄踏在干净的路面上,显得格外轻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中宫廷生活的静谧与雅致,体现了文徵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除夕二首(其一)

拨尽垆灰夜欲晨,不知飘泊潞河滨。

灯花自照还家梦,道路谁怜去国人。

浩荡江湖容白发,蹉跎舟楫待青春。

只应免逐鸡声起,无复鸣珂候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一)

三年端笏侍明光,潦倒争看白发郎。

只尺常依天北极,分番曾直殿东廊。

紫泥浥露封题湿,宝墨含风赐扇香。

记得退朝归院静,微吟行过药阑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归

三月春光积渐微,不须风雨也应归。

与人又作经年别,回首空惊昨梦非。

江燕引雏芳草满,林莺出谷杏花稀。

沈郎别有伤情地,不为题诗减带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新夏

暖风庭院草生香,晴日帘栊燕子忙。

白发不嫌春事去,绿阴自喜夏堂凉。

閒心对酒从时换,老倦抛书觉昼长。

客有相过同一笑,竹垆吹火试旗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